企业扩规建设、高精尖项目引进、低效企业疏解盘活……今年以来,中关村密云园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把实体项目的引进和培育作为重中之重,取得明显效果。截至11月底,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不利形势下,园区形成区级财政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5.48%。
今年以来,为加快实体项目引进和培育,园区管委会专门成立提质增效工作组,围绕重点功能区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在高精尖项目引进、企业扩规发展、低效企业疏解腾退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精尖项目引进
前不久,园区管委会与友康恒业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订合作项目协议,该公司“无血清细胞培养类产品”项目正式落户中关村密云园。友康恒业公司主要研发生产病毒采样试剂与病毒样本自由化处理设备,其中病毒采样试剂盒在疫情期间占据全国90%的市场份额。并且拥有发明专利15项,是国家工信部全国疫情保障重点企业。预计未来三年,销售额将达10亿元,形成税收超1亿元,将在园区医药与健康科学产业发展方面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
在高精尖项目引进过程中,中关村密云园围绕“医药与健康科学、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科技服务”四大主导产业,抽调精干人员,加大高精尖实体项目引进力度。一是利用自身土地资源优势,抓住与朝阳、海淀合作共建的契机,积极承接两区溢出的高精尖项目;二是扩大宣传,吸引有进京愿望的外省市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密云园。
截至目前,已签约并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待开工的项目6个、已确定意向近期待签约的项目8个、重点跟进在谈项目11个。
原有企业扩规发展
连日来,北京法莫斯达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厂区改造方案设计,为明年厂房装修改造做准备。该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装修改造GMP净化车间,增加1条激素制剂生产线,计划明年3月开工建设。达产后,年产值达到5亿元、税收5000万元。
今年,园区管委会把原有企业扩规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常态化联系企业机制,研究分析企业未来发展的市场前景,摸清企业经营状况和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及时化解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问题,鼓励企业扩规发展。
据统计,园区内已有5家原有企业确定扩规建设,计划总投资4.7亿元。全部达产后,年税收达到6.45亿元。
低效企业疏解腾退
在引进高精尖项目、鼓励企业扩规发展的同时,中关村密云园还持续加大园区闲置土地厂房的腾退盘活力度,为高精尖项目入驻提供发展空间。成立疏解盘活专班,下设8个专项盘活小组,采取周例会、日碰头的工作制度,对列入盘活范围企业分组管理、责任到人,严格责任考核。
截至11月底,园区累计腾退盘活土地1473.46亩。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引进项目3个,占地面积总计226亩,计划总投资12.9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4亿元,年税收3.75亿元。
开发区三期B7地块总计75亩,原为一家企业所有,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能开工建设。今年,园区管委会将这块土地收回后,转让给复星北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公共卫生应急产业与危重症诊疗技术工程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计划2022年投产,2025年达产。达产后,年产值约8亿元,年纳税5600万元。
此外,中关村密云园还以产业集聚发展为目标,按照“打通连片、统一收回”的原则,创新调整腾退工作思路,确定11个连片土地作为今后两年腾退工作的重点目标,总面积2151.21亩,为园区实现存量土地再利用、再升值奠定扎实基础。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