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河街道宜心社区中有一个特别的角落,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爱与关怀,这就是宜心社区党总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紧密结合“党群阵地@你”主题活动,为解决青少年儿童下午放学及寒、暑假家中无人照顾问题于2023年7月开设的“四点半课堂”——孩子们的好“趣”处。
“原来这孩子不听话,放学放假在家没人管,成天瞎玩,还捣乱,通过宜心社区‘四点半课堂’学了知识,有了一起玩的小朋友,还变听话懂事了,太感谢社区了!”滨河街道宜心社区居民卢女士真情流露说。
聚焦居民需求
让课堂服务更具温度
开展摸底调研。针对放学后、寒暑假等期间,社区在职党员、居民孩子无人照看难题,宜心社区组织网格员对辖区内459个6-13周岁身体健康的青少年儿童家庭进行摸底调查。经统计,宜心社区需要托管看护的青少年儿童17人,可以参与四点半课堂活动的282人,因报课外辅导班、回老家等不参与课堂活动的160人。根据调研情况,宜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围绕“四点半之后”这一“管理真空”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开设“四点半课堂”,助力解决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建立需求清单宜心strong>。为让孩子们参与更多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宜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汇总家长们对“四点半课堂”的意见建议,形成需求清单;以辖区党员群众需求为导向,完善改进课程安排,制定详细的假期课后服务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截至目前已开展学习培训类、文化手工类、体育健身类、志愿服务类等多类型的服务活动72次,同时寒假期间坚持做到天天开课、课课不重样,为辖区青少年儿童持续打造优质的课后服务,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怀和支持。
▲社区学生在“四点半课堂”学习
推动多元共治
让课堂服务更显广度
引入社会资源。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成长,宜心社区积极将社会资源引入社区,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当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与大鹏绘画心理研究院北京分院、卓文轩书店和新征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3家单位开展合作,进行专业项目化运作。截至目前,已联合组织开展绘画心理赋能活动、“龙报春晓”主题绘画辅导和“梅开新春”主题名诗赏析及手工活动等26次。通过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启发性”的方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促进孩子个性养成,不断提升课程专业水准,为孩子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更多可能。强化志愿服务。积极建立由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在职党员、社会组织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根据社区家长、青少年儿童需求,组织志愿服务者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知识普及、“寒暑期加油站”等活动,培养孩子们学习习惯,引导孩子们拓展知识面、增长见识,为家长们分忧解愁,让辖区党员群众在“四点半课堂”受惠。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完善制度建设
让课堂服务更有深度
强化双重管理。推进制度公开,做到制度上墙,提升各方对制度的关注度,确保“四点半课堂”顺利开展;开展预约管理,参加“四点半课堂”活动的家长需提前与社区工作人员预约,并留下至少两位监护人电话以便相互联系;探索签约服务机制,孩子们接受服务前,家长需与社区签订承诺书,告知家长孩子活动时间,叮嘱孩子们遵守课堂秩序、听从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安排,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形成“月末推出下月计划”工作模式,方便孩子参与活动。推行积分管理。为激励更多志愿者参与“四点半课堂”,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积分回馈制度建设,以“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时长”+“活动签到打卡积分”两种形式用好“积分促激励”机制,激发志愿者参与热情与积极性;同时积极鼓励参与“四点半课堂”的孩子们成为志愿者,开展多样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孩子们的个人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丰富人生经历、提升社交能力,让孩子们在服务、回馈社区中获得满足感。
▲组织参与“四点半课堂”的孩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步,随着“四点半课堂”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根据辖区党员群众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及活动类型,推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努力让更多的辖区党员群众了解“四点半课堂”、信任“四点半课堂”、参与“四点半课堂”,让“四点半课堂”成为“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