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社会安定有序的压舱石,更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平谷区峪口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推进法治建设为抓手,精准服务农民诉求、农村治理、农业发展,有力有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保驾护航。
2023年,峪口镇获评平谷区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乡镇。
以法助农
在全面依法治镇上出实招
一是理论入脑,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
抓关键少数,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依托中心组学习、会前学法等形式,提升领导班子的法治素养,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能力水平。
抓党员干部,通过法治讲座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树牢法治意识、锻炼法治思维、规范依法办事。2023年,共开展学法活动4次、依法行政培训2次。
(峪口镇与区法院就法治建设进行交流探讨)
二是制度入行,推动法治建设转为实践实效。
夯实组织领导,成立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依法治镇工作。将法治建设、依法行政工作列入年度计划,与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局面。
坚持依法行政,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全镇工作提供合同法审、诉讼代理、信访案件化解等各环节法治保障;建立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规范政府工作全流程。2023年,共完成合同的合法性审查462件,代理复议、诉讼案件30件。
保证公开公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以信息公示平台、门户网站公示专栏为主的多渠道执法信息公示载体,提高执法“透明度”;通过规范文字记录、推行音像记录,做到了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确保重大执法决定的主体合法、程序规范、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2023年,共审查执法案件386件,并对其中125件一般处罚程序的案件进行了公示。全面开展村级内审,规范村级组织言行,提升依法依规意识,切实将审计成果转化为优化经济决策、内部管理、风险防控的治理效能。
以法兴农
在推动乡村振兴上下实功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围绕打造农业中关村,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指引、风险规避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2023年,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0余次,吸引中华矿地(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食品类央企、国企一级子公司4家、吸引高新技术企业4家、另有外省市迁入企业1家,为园区道路网工程、配套电力、能源中心、一级开发等10个大项目办理规划、立项等前期手续,尽心尽力提供优质服务,展示有温度峪口的亲商氛围。
二是充分服务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法治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聚焦乡村文旅、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领域,向前一步全程护航产业发展。立足农业中关村战略定位,面向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知识产权针对性指导,挂牌成立知识产权农业中关村巡回审判庭,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保障,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目前已建成博士农场11个、科技小院3个,提升产业发展后劲。打造西营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胡营村等乡村振兴提升村8个,2023年农民人均收入位于全区第三,增收580元。
以法护农
以法护农
在保障民生福祉上见实效
一是以解决群众诉求为根本。与区人民法院对接,建立峪口镇“即刻响应示范点”,依托12368热线诉源治理专线,下沉法律咨询、法律支持、指导调解、司法确认及普法宣传五大职能,及时响应“报到”,并根据需求内容提供对应的法律服务,有效化解社会矛盾。2023年,峪口镇诉源治理工单共141件,其中,纠纷调解类100件、法律咨询37件、普法宣传3件、法律支持1件。
二是以普及法律常识为导向。借助普法宣传活动、法治讲座、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利用12·4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良好法治氛围。2023年,共组织普法宣传活动18次、举办法治讲座8场,现场解答法律咨询500余人次。
舵正风满立潮头,不忘初心谱新篇。峪口镇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认真履行法治建设工作职责,以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执法、开展法治宣传等为重点,为平稳推进“中国农科第一镇”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为高大尚平谷建设贡献峪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