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惹人醉,京西福地迎“读城”。为加强党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3月27日中午,首都博物馆“读城”与你同行——探秘北京中轴线巡展“走进”“京西福地"石景山。

首都博物馆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杨丹丹女士,在启动仪式上致开幕词。她在致辞中讲到:“读城”是首都博物馆,面向公众推出的一个系列展教活动项目,是浓缩了的一座城市的昨天。“读城”展览举办了三期,第一期是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第二期是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第三期就是我们今天走进石景山的探秘——北京中轴线。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这条中轴线,关注北京作为都城的发展历史,见证和创造这条中轴线的明天和未来。让历史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相互沁润,相互促进。让我们一起讲好北京城的故事,讲好石景山的故事。

本次展览通过追溯中轴线前世,挖掘中轴线文化,展现中轴新姿,为大家揭开了中轴线神秘的面纱。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中轴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第一单元 溯·前世传奇

介绍了中国传统中轴线的文化根源与历史过程。北极崇拜的居中观在史前的原始聚落时期即已出现,可视之为城市中轴线的萌芽阶段。尽管历代都在努力追求形成都城中轴线,但直到元朝,才出现了最接近《周礼·考工记》提出的理想都城的模式,初步确立了今天北京中轴线的雏形。明清时期,北京中轴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第二单元 探·大国意蕴

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太和殿、景山到钟鼓楼,将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串联起来。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平衡对称、高低有别、错落有序,形成一幅独有的壮美画卷和起伏乐章。中轴线既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又是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的主线,让我们在厚重历史的浸润中探究历史,感受壮美。

第三单元 话·今生新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朝代更迭,帝制消亡,作为皇权重要载体的北京中轴线的命运也发生重大变化,紫禁城、天安门广场、坛庙等封建皇家设施逐渐转变为服务广大民众的设施,这种功能变化顺应了新时代要求, 是一种历史的进步。随着中轴线的北延南伸,以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的脚步渐近,历经风雨的北京中轴线,正像它承载着的这座城,不断地焕发重重新机。

星转斗移中,北京中轴线是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的伟大见证,散发着历史恒久的神韵。它不仅是承载大国意蕴的“国之轴”、展现文化空间的“城之轴”、绵延人文风情的“情之轴”,更是链接古今人的“心之轴”。让我们敞开心扉,携手思考、探究,参与它的创造、共话它的未来,用智慧和梦想点亮这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生命之轴,让她在新时代再绽异彩。

本次活动由首都博物馆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石景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承办,石景山区基层党组织书记陈涛工作室协办。

来源:环山新视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