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开展“大思政课”主题实践宣讲活动。10月16日,“大思政课”主题实践宣讲活动走进实验教育集团,实验中学、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第二实验学校初一年级学生330人参加活动。来自6所不同高校、不同实践项目的同学们讲述了他们深入基层、敢于担当,创新实践的故事,一起去看看吧!
“大思政课”主题实践宣讲
宣讲前,师生共同观看了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合北京电影学院拍摄的主题微电影《筑梦云端》,高校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事迹感染了每一个人。
北京大学桂思博以《党旗所指 青春所向》为题讲述了作为北京大学“学雷锋 做实事 进乡村”乡村文明建设实践团团长,带队前往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的故事。他们将北京大学的各类专业资源带到乡村,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
中国传媒大学刘湘以《长城脚下 乡土之中》为题,讲述了今年七月在平谷参加“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在实践中,她们聚焦金海湖镇将军关村民生所需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提供了解决建议和思路。
北京科技大学赵子晨以《咔嚓!探寻中华大地》为题,讲述了他作为学校理论宣讲团成员,在今年暑假与学校3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经历。通过奔赴浙江、福州、延安等5省6地,制作完成了10部《钢筋铁骨 时代新人》现场教学视频微课。
北京舞蹈学院黄诗颖以《以大地艺术点亮乡村》为题,讲述了今年暑假作为骨干成员加入首都高校“千人百村”项目北舞实践团的驻村故事。在长达一个月的驻村实践中,黄诗颖同学与平谷区黄松峪乡刁窝村的村民们共同生活,参与了黄松峪乡大地艺术节的宣传策划与落地实施,带领着北舞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搭建艺术与乡村、艺术家与村民之间的桥梁,策划了“乡村小小艺术家——五光十色的我们”的主题活动。
北京联合大学谢雨佳以《依托红色场馆,感悟中国红色报业的发展》为题,为大家讲述了暑假期间,北京联合大学30余名学生志愿者在近代著名新闻人邵飘萍主办的京报馆旧址及其故居开展志愿讲解服务,将中国红色报业的发展史娓娓道来的故事。志愿者们表示“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口语表达和临场发挥能力的机会。我们也将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发挥自身价值。”
北京建筑大学李子薇以《乡土路上乡土情》为题,讲述了暑期参加“‘京’彩文化、青春绽放信仰行”的实践经历。她们先后走访了密云区6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村民的期盼引发了她们对实践设计的思考,经过综合踏勘,她们选择了一处民居院落作为设计对象,开始测绘和改造设计,发挥专业所长,亲身践行文化守护,让乡愁有‘乡’可寻”。
宣讲结束后,学生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立下志向、学好知识、练好本领,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来源:石景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