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大城市居家养老痛点、难点问题,2022年10月,北京市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在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启动;2023年,创新试点从广安门内街道本市更多地区推开,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享受到这种新模式带来的利好。

  石景山区八角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就是其中一个创新试点。升级后的驿站上新了哪些服务?和之前有啥不一样?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专业护理员上门

老人在家享受“有保证的服务”

  吃完两小水果,74岁的梅老先生心情不错。作为与八角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签约居家护理服务的老人,他的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驿站护理员张文莉与老人结识,源于今年4月老人的儿子梅先生的求助。原来,梅老先生正处于术后恢复中,记忆力减退,老伴儿患有轻微的阿尔茨海默病,梅先生希望驿站能为父亲提供护理服务。

  驿站负责人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后,首先安排评估师上门对老人进行了评估。一份养老服务计划出炉,专业护理员为老人提供“管家式”的养老服务,同时跟进适老化改造,让老人的居家生活更安全。

△梅老先生的爱人对家中安装的适老化设备非常满意

  “因为老人没有主动吃的意识,很瘦,走路也不稳,让他吃饭、吃药是我首要解决的问题。”张文莉说,她每天荤素搭配、根据老人口味换着花样做饭;把药藏在流食;每天保证3水果……

  这些被家属称为“有保证的服务”梅老先生面色红润了,体重也跟上来了。“我们的护理员都具备专业资质,除了日常的做饭、打扫卫生之外,还能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八角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居家服务经理居倩说,以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为契机,驿站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养老服务“管家”队伍,为居家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响应”的养老服务。

△驿站工作人员使用益智卡片帮助老人进行脑健康认知训练

  成立于2013年的八角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由石景山区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管理。驿站是本市二星级养老服务机构,在石景山区民政局、八角街道的支持下,驿站去年挂牌成为第一批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定点单位。

服务种类、品质双升级

提升老人舒适度

  自从运营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以来,八角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刚性需求,上线了更多服务种类。

  该驿站按照民政部门有关驿站管理要求提供包括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文化娱乐、健康指导、心理慰藉服务功能。如今还提供上门助浴、助医行、急等居家特色服务,以及转介服务、辅具租赁、健康管理等个性化服务。其中,仅居家服务方面就包括9个服务项目、57个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也被划分为失能失智、高龄体弱、空巢、退休等多个群体。

  “服务确实不一样了,服务标准在不断提升。”一位失能老人的家属这样说,前两年,驿站提供的助浴服务是用轮椅把老人运到卫生间或在床上简单擦擦,现在都是用洗澡机,两三个人同时提供服务,老人的舒适度大大提高。


△在“乐龄茶馆”,老人和工作人员一起说龙舟、端午,体验视频录制

  养老服务品质不断升级。在文化娱乐方面,八角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不仅仅是把老人聚在一起,组织他们唱唱歌、跳跳舞、画幅画、下盘棋。驿站还设置了“乐龄茶馆”,欢迎居民进门喝茶聊聊天;设置老年人直播间,不定期开展民俗文化大讲堂活动,同时也支持其他有兴趣的老人到驿站开展活动进行直播,传播正能量。

推动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

居家养老需要什么 一目了然

  如何把专业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送到了老人身边?八角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做法是推动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

  居倩介绍,为了让老人和家属能够更加便利地找到所需服务,驿站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一方面,通过线上服务系统平台,让服务供给和老人需求的信息得到有效匹配和管理;另一方面,优化线下服务方式,让老年人能够就近表达诉求,获得更全面、更精准、更便捷的服务。

  为了让老人了解老家及产品,驿站成立乐龄爱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体验中心,居家养老需要什么,这里有最直观的答案。体验中心设置了卧室、卫生间、玄关等生活场景在内的适老化样板间,样板间做了全屋防滑、防处理,配置了护理床、移位器、新型洗澡椅等多种适老化设备和辅助支撑设施,适合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日常居住。居倩介绍:“探索覆盖‘床、护、助、餐、医、康’的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我们仍在不断努力着。”


△老人在乐龄爱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体验中心体验适老化产品

  为让更多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就能享受到“有保证的服务”,北京通过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的“北京模式”,八角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来源: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