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胜利街道不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街巷整治、农贸市场优化提升,集中攻坚农贸市场、老旧社区等重点区域。
创城中的街巷之变
小街巷大变样
美丽“蝶变”暖人心
小街巷承载大民生,街巷治理得好不好,关乎市民的幸福指数,事关城市的文明指数。如今,走进这些街巷,道路宽阔平整,路旁车辆停放有序,商铺门前干净整洁……小街巷里的每一处变化,都让附近的居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北城根街、中山街、怡馨一供销社路面修复
胜利街道以“绣花”之功点“靓”街巷,作为顺义区的核心老城区,许多路面因使用年限较长,出现了龟裂、塌陷、坑槽等现象,影响日常通行的舒适性。为此,街道组织城市管理办公室、创城办等部门,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体检”,投资90万元对北城根街、义宾街、中山街破损路面进行重新铺设修整。
施划停车位
经过施工,1500余平米左右的破损路面完成修复工作,并对相关路段施划停车位700余个,“街道整洁了,人精神都好了。”环境提升了,生活的品质也紧跟着上了一个档次。如今,街道更干净、更靓丽了,即便周边居民的生活照旧,但居住的心情无疑更愉悦了。
创城中的小区院落之变
“微更新”促实效 改出满满幸福感大门修缮一新,车辆能自动识别进出,停车场秩序井然,路面干净整洁;除了外观变美,还有更多看不见的功夫花在“里子”上——管线管网改造,热力、燃气改造……院落改得彻底,居民住得满意。
引入物业管理公司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需要找问题、补短板。胜利街道所辖的21个社区中,16个是老旧社区,去年,在胜利街道开展的“中心城区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行动”中,胜利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力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目前,除义宾街、前进、太平社区,其余社区的物管会已全部“上岗”,正向“有组织机构、有清扫保洁、有物管维修、有绿化养护、有安全防范、有停车管理”的目标迈进。 老旧社区底子差,除了发挥物管会的能动性外,街道、社区还通过大党委调动一切资源力量,带动居民成为文明城区创建和基层治理的主人,除了借助外力外,社区本身也有一支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团队。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每天顶着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受到居民的称赞。
截止目前投资200余万元对永欣嘉园、建北二、建北三、义宾北、双兴南一共5个社区开展停车位改造工程,新增车位220个;吹哨物业集团、供销社、仁和镇复兴村物业,对龙府花园、怡馨一、双兴南、建新南等社区开展路面修复、绿地修剪、墙皮粉刷等工作,极大提升了社区硬件品质;完成绿地补种5000余平;建新西街北侧外墙长约400米,因为年久失修,墙皮斑驳脱落,经过墙面粉刷,现在摇身一变,实现了“颜值”与“气质”大提升;各社区已完成1000余个单元楼道的小广告清理和楼道粉刷工作,累计清理小广告30万余张。
创城中的农贸市场之变
改造“软硬兼备” 菜市场“华丽转身”建北市场位于胜利街道建新北区第一和第二社区内,是顺义老城区较早建成的农贸市场之一,入驻了100多家商户。由于市场没有固定的停车位,商户送货的车辆只能停在社区内。老旧小区楼间距十分狭窄,居民的停车位本就不充裕,这些三轮车随意停放,影响了其他车辆出行。居民多次反映,希望能改善乱停车现象。
位于建北市场北侧20米处的停车场
设专人管理建北市场商户规范停车
为了解决市场周边乱停车问题,胜利街道各相关部门召开了民主议事协商会。经过现场勘查和商讨,将仁和中学东南300余平方米的空地,改为建北市场商户临时非机动车停车场。经过施工改造后,目前,停车场已正式向商户开放,共设50个停车位,由专人进行管理。
如今,漫步在胜利街头,“高颜值”的街巷,不仅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成了人人共享的社区空间,传递着人间最暖的“烟火气”;华丽蜕变的老旧小区,从里到外让人眼前一亮,不但老居民们再也舍不得走,还吸引了众多新胜利人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