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呵护“一小”到关爱“一老”,顺义区托举起“朝夕美好”;从“基本保障”到“美好生活”,顺义市民获得感成色更足……
厚植为民情怀,擦亮幸福底色。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落实,顺义群众的期盼一步步成为现实。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首师大附属顺义实验学校完成挂牌。
首师大附属顺义实验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接连挂牌,黄城根小学教育集团、中关村一小教育联合共同体陆续成立,划定六大教育集团,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顺义分院成立……一个个强有力的惠民举措,为教育强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5所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全面开工,新初一学位扩增……顺义区扎实做好学位供给,大力盘活教育资源,持续扩充学位,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成为现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顺义区全力以赴回应的时代命题,也是每个家庭殷切关注的民生大事。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开诊。
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北大口腔天竺门诊部、空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连开诊,两家卫生院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完工、5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装修改造……群众看病就医有了更多选择,就诊环境持续优化。
顺安医院接受北京安定医院托管,顺义区脑科学等精神类疾病诊疗水平大幅提升。依托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顺义区完善分级诊疗体系,2024年,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患者2万余人次。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服务同质化、连续性得到提升。
点亮百姓“安居梦”
△燕京社区内,车辆有序停放。
住房事关民生福祉,承载着市民的宜居梦想。走进石园街道燕京社区看到,重新改造的社区院落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绿化环境优美、消防通道规划合理,住宅楼外立面以暖橙色与淡黄色为主,崭新的外墙上节能窗和空调护栏整齐划一。
光明街道幸福东区内,新加装的6部外置电梯格外亮眼,电梯由灰色的钢梁与全透明的钢化玻璃组成,通过钢结构连廊与楼梯连接,为老楼增添了现代感。
顺义区已陆续完成52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并对391个单元加装电梯,老旧小区正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区住建委通过新建、转化等多种方式加速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公租房、张喜庄村集租房建成投用,平各庄公租房、河南村集租房项目开工建设……为市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住房保障。2024年,2411户家庭实现配租,更多市民圆了“住有所居”的城市梦想。
多举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招聘会现场。
就业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2024年,顺义区城镇登记失业率3.68%,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率86.91%,户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困难家庭毕业生实现100%就业。顺义区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群体,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搭建多样的供需平台。2024年,大型招聘会、微型招聘会、专场招聘会进高校、进镇街、进社区,贯穿全年,390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9.6万个,实现岗位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持续创新帮扶举措。青年能力实训营为青年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AI简历撰写、AI面试系统亮相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智能化服务。区级零工市场建设初见规模,让灵活就业有了“温馨港湾”。
激发创新活力,带动就业增长。2024年,全区共发放7.73亿创业担保贷款,助力382家次小微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让就业“活水”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