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例
公路桥梁外挂无主线缆
被强制拆除
▼
桥梁上私接乱挂的无主线缆
不仅影响城市颜值
更潜藏着安全隐患
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
顺义公路分局率先联合
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十支队
(以下简称“总队十支队”)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7月14日
总队十支队执法人员
依据相关规定
请专业人员使用仪器
对通顺路1号桥
3根无主线缆进行现场检测
确认无带电风险后
启动“立即代履行程序”
现场立案对上述
无主线缆实施拆除
成为北京市首例
针对桥梁外挂线缆的
强制代履行案件
执法人员对桥梁外挂线缆进行排查。
“这些‘无主线缆’就像悬在头顶的隐患,遇风雨可能会脱落,如果带电,还存在引发短路的危险。”总队十支队副支队长张颖介绍。为保障公路桥梁安全,顺义公路分局联合总队十支队,对全区209座公路桥梁的1695条外挂线缆进行全面“体检”。
通顺路1号桥。
工作组现场召开会议。
当排查到通顺路1号桥时,执法人员发现多根外挂线缆存在无标识、归属不明的问题。“我们联系了13家管线单位反复核查,公示了3轮信息,最终认定3根线缆为无主废弃线缆。”顺义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工作人员闫岩介绍。
工作人员对线缆进行拆除。
清理过程中,顺义区构建了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顺义公路分局与总队十支队、区城市管理委、区经信局、区水务局、市公安局顺义分局交通支队及相关属地和管线单位等组成现场工作组,采用“人工排查+仪器检测”方式识别线缆功能状态,共同参与线缆排查与拆除。
顺义公路分局仅用10天时间便高效完成辖区内全部209座管养桥梁的无主线缆销账工作,累计清理无主废弃线缆68根,明确权属并规范管理线缆212根,解决了桥梁空间线缆缠绕、产权不清等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
此次行动是顺义区完善“一桥一档”工作、提升执法效能的有效实践,顺义公路分局、总队十支队将持续织密辖区公路安全防护网,让群众出行更安心、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