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5“北京榜样·最美民政人”主题活动榜样候选人网络公示和点赞活动开始了,顺义区第一社会福利院院长李慧颖入围,她把福利院变成温暖的家,用一句“都是自家老人”,诠释了民政人最深的牵挂。
李慧颖工作照。
一天深夜,顺义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办公室接到值班电话:“李院长,3号楼刘大爷突发心慌。”李慧颖立刻起身,提起药箱就奔向老人房间。她一边安排护理员为老人吸氧,一边联系医院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并迅速备好病历和医保卡。在护送老人去医院的路上,她始终紧握老人的手,不断轻声安慰:“别怕,有我在。”这一夜,不过是她九年如一日守护老人最寻常的片段。
李慧颖(右一)看望老人。
李慧颖并非养老科班出身,30岁刚接任院长时,曾面临不少“外行领导内行”的质疑,但她却说:“我不懂鼻饲管怎么操作,但我懂得老人真正渴望什么,他们希望被当成‘人’而不仅仅是‘病人’。”从那时起,她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去老人房间转一转,慢慢成了爷爷奶奶口中的“小丫头”。天冷了,老人催她加衣,有了零食一定要看着她吃下去才安心。她说:“老人脸上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李慧颖(右)陪老人聊天。
在她的推动下,福利院创新推出了“双轨制”养老服务模式,护理团队专注标准化、专业化的日常照护,而她则带领另一支队伍,将工作重心放在满足老人情感与精神需求上。老人喜爱手工,她便精心采购丰富多样的材料。有的老人因记忆模糊而时常念叨亲人,她便让工作人员耐心陪伴,安抚老人心绪。这一“家院融合”的模式,既体现了顺义区首家四星级养老机构的高标准服务,又注入了浓郁的烟火气。
李慧颖组织院内老人开展“展银龄风采”活动。
九年里,李慧颖没有回家过一个春节。她的儿子却说:“我有很多爷爷奶奶。”她放下小家,只因深知老人最缺的是亲情。她为老人组织文艺演出、开设手工课、颁发“最美老人”奖状,每年都会挑选实用暖心的春节礼物。她说:“这里不应只是栖身之所,而应成为有温度的家。”
李慧颖和老人一起锻炼聊天。
在福利院,李慧颖是保姆、调解员、心理咨询师,也是陪诊员……多重身份的背后,是她用九年光阴重新定义的“养老”——它不是暮年的沉寂,而是生命在尊严与爱中从容绽放。面对无数赞誉,李慧颖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应该的,都是自家老人。”这简单几个字,是她继续扬帆远航、守护“夕阳”的最暖誓言。
点赞时间
9月11日12:00至9月18日12:00
点赞方式
进入2025“北京榜样·最美民政人”主题活动网络公示和点赞平台,即可为17号李慧颖点赞,每个账号每天可点赞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