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紧连高水平创新,一头紧系高质量发展,标准化已成为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引擎。位于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全市首家标准化精准服务站,成立一年来,紧密围绕区域发展需求和企业痛点,为企业参与高水平标准研制创造条件,成效显著。

推动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提升竞争力

区市场监管局通过标准化精准服务站收集企业诉求,精准摸排300家企业,鼓励其申报各类标准化项目,国机集团下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便是其一。

海光仪器工作人员做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检测。

海光仪器主要产品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监测、农业、检验检疫、科研等领域。“去年我们参与制定了5项国家标准,且已全部发布实施。截至目前,公司已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7项。”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慷表示,“我们通过制定和落地标准化作业程序,减少人为误差、提高产品质量、推进产业链标准化,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2024年,顺义区推动企业主导制定国家标准8项、国际标准2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2个、行业标准3个。

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标准100%覆盖

早上下单的进口药品中午就能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的便利源于北京天竺综保区实施的跨境贸易便利化服务标准体系。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使用这一标准,为客户提供了优质服务。

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了解企业标准化实施情况。

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致力于引进全球先进药品、疫苗及大健康产品,目前进口药品、疫苗等达230余个品规,2024年营收实现214亿元。“我们依托贸易便利化服务标准体系,优化流程,通关时间缩短至1到3天,促进企业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减轻了税款担保压力。”公司对外事务部医药事务高级经理李红红介绍。

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服务站的延伸作用,通过多方协同机制引导企业借助标准化优化生产流程、带动经济效益增长,2024年推动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标准100%覆盖,天竺综保区通关货值达1069.34亿元,较2023年增长6.39%。

试点项目持续增加

区市场监管局利用服务站专家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等服务,推动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增强区域标准化引领作用。截至目前,顺义区共建成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16个、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9家企业共获得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补助97万元。

游客在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体验“闻香识味”。

一季度,北京顺鑫农业牛栏山酒厂获评第二批北京市市级文化和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此项目构建了涵盖工业观光、文化遗产游等领域的特色服务标准体系,标准化体系覆盖率达96%以上,体系内标准实施率、2024年游客满意度等均达100%,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区域文化软实力。

区市场监管局通过走访30余家重点企业,为理想汽车、顺丰速运等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标准诊断,解决技术标准对接难题20余项。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云鹏表示:“我们将强化标准引领作用,深化重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构建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标准体系;搭建国际标准交流平台,吸引国际标准化专家、机构入驻,促进国际标准与区内产业标准对接、融合;建立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和标准化人才培育基地,以标准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