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参保人员在北京定点零售药店自主购药可以享受直接结算了。从市医保局获悉,2023年市医保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定点零售药店异地直接结算,截至目前,已有180家定点零售药店完成系统改造,正式开通相关服务。其中,城市副中心有12家。已按参保地规定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员,可持社保卡在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运河西大街柳岸景园小区底商百康药房,收银台醒目位置立着“可刷异地医保”的提示牌,这里所有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都可以用异地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69岁居民屈臣所使用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社会保障卡,不到两分钟时间就完成了药品结算。“医保卡中的钱取不出来,只能买药。我在网上看到这个信息,就赶来试试。”
“不管是儿童用药、常用感冒药、心血管方面的处方药,还是退热贴、眼药水等都可以刷卡,很方便。”百康药房运河店店员王云说,“没带实体社保卡的居民还可以出示医保电子凭证,目前每天有三四十单,客户来自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与本地刷卡数基本持平。”
在新华东街250号的北京同仁堂药店,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也都可以直接结算。“假如平时煲汤,搁点黄芪、放点当归、西洋参,都可以刷卡。”销售人员说。这里异地结算的人员主要是年轻人,目前还没有遇到无法异地刷卡的顾客。
“北京市开通实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已经实现异地参保人员住院费用、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此举主要满足异地参保人员在定点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需求。”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今年2月,北京首批29家试点药店开通异地直接结算服务,主要覆盖城六区;3月27日起,新增151家,范围扩展到全市12个区。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同仁堂连锁药店、高远百康大药房等12家药店首次开通相关服务,分布于玉桥、新华、杨庄、九棵树等街道,以及梨园镇、宋庄镇等。
此外,市医保局还对跨省异地就医的相关服务进行了4重优化:简化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推行承诺备案制,即参保人无需提供证明材料,只需填写备案基本信息,签订承诺书后提交备案,开通成功即享受服务;异地急诊无需备案即可享受直接结算服务;本市参保人员特殊病异地就医备案,在备案的统筹地区内可选定点医疗机构由每种病1家扩展至2家;本市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原选定的本市定点医疗机构由保留1家调整为全部保留,均可进行就医报销。
“此项政策实施,目的就是打通各省市之间的报销壁垒,减轻百姓资金垫付压力,减少折返跑路。”市医保事务管理中心主任郑杰说。市医保局提醒,外省市参保人员能否在本市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主要取决于参保地政策。截至目前,本市已累计为来京就医的26个省、市、自治区的参保人员提供直接结算服务达7000余人次。预计今年年底,北京1300余家药店都有望纳入异地直接结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