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门是基层自治的最小单元,是居民思想教育、文化建设、公益服务的重要平台,是宣传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作为连接家庭和社区的神经末梢,小小的一方天地,饱含着对家的热爱,方寸之间串起邻里情。
为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的凝聚力、归属感和幸福感,九棵树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指导各社区积极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楼门文化”,其中,龙鼎园社区通过楼门文化改造提升工作,积极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治理,用社区文化装点楼门,把社区变成大家庭,真正让楼道“亮起来”、居民生活“美起来”。
龙鼎园社区副主任曹征表示
龙鼎园社区是一个人口密度大、建造时间早的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管理不到位、老年人比较多等问题。为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龙鼎园社区全力推进特色楼门文化建设,这样既能满足群众需求,又能提高社区治理效率。
“小家”齐心建“大家”,邻里关爱更和睦
社区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9号楼5单元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日常生活比较困难,单元其他居民自动组成“帮帮团”,帮助老人解决一些问题。楼里退休的邸叔叔是“爱的花海志愿服务队”成员,每天坚持给楼前月季花浇水除草……美丽的故事每天从这里传诵。
为积极响应九棵树街道楼门文化新风建设,推动“好学上进、凝神聚力、共建乐活、共治和谐、共享宜居”的龙鼎园社区风尚,龙鼎园社区还把9号楼5单元精心打造成以“爱满家园绿色共享”为主题的特色楼门文化空间。该单元的居民们亲手为楼门制作了手工干花相框,并装裱上墙,楼道不再是白花花的一片,而是变成了有温度、有爱的小楼门。
居民自治扮靓楼门,“小楼道”彰显“大文明”
为了进一步引导楼内居民了解、理解和支持楼门文化建设工作,增强居民自治意识,龙鼎园社区以“三大三强”活动为抓手,织牢织密社区、网格长、楼门长网格化管理机制。楼门长王莹通过上门征求意见和组织居民协商议事会的方式,制定出楼门公约,确立了楼门长等信息,鼓励大家齐思共享,为家园描绘构图,还动员楼内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楼门的装扮中来。
社区党员居民们齐动手,粉刷墙面、整理楼道卫生、擦拭楼道扶手扶梯,设立楼门公示栏,并在公示栏中公示了居民公约,把自己设计的家园构图镶嵌在楼道墙面上,楼道的大白墙穿上了“新衣”,过去杂乱无章的楼道焕然一新。
看到自己所居住的单元环境面貌大变样儿,社区居民高兴地说道:
楼门文化建设让我们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了,社区为我们打造这么好的环境,我们也要细心去维护,这项建设实际上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龙鼎园社区通过楼门文化改造提升,不仅美化了楼门环境,增强了邻里间的交流互动、拉近了彼此关系,还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养,营造出了社区和谐融洽的氛围。
下一步,九棵树街道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结合辖区实际,继续开展楼门院治理示范点建设,全力推进社区楼门文化建设,激发辖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广大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