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41个教师节,今年的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通州区以一场温暖而隆重的庆祝大会,向全区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

在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校区报告厅,通州区学生代表以舞蹈《悠悠运河》拉开了活动的序幕。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在致辞中回顾了副中心教育发展的显著成就。近年来,通州区引进15所市级优质校,组建22个区内教育集团和12个跨区教育集团,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打造“运河思政”品牌,开展“运河小工匠”等特色实践活动,构建“大中小贯通、家校社协同”的思政育人体系,五年内荣获五个国家级、市级教育示范实验区称号,“三个体系”持续完善,“五项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区域教育公共服务迈向优质均衡。

大会对首届副中心“讲述运河畔的育人故事”活动中获得特等奖的五位一线教师进行了颁奖,现场还进行了育人故事展演,生动再现了“副中心好老师”的典型事迹。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大杜社校区的数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许博用大壮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乡村地区教师的育人之路;通州区培智学校的教师张新荣用满腔热忱化作滋润特殊孩子心田的春雨,用专业与温情为折翼天使们筑起成长的港湾;永顺镇中心幼儿园青年教师贾迎雪则展现出了另一个细腻的视角,用面团里的“小怪兽”敲开了孩子童真世界中的一扇窗;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副校长、学科带头人韩庆海则用自己的亲身成长故事鼓舞每一名教师扎根副中心,深耕学科教育创新;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庞波用艺术为学生照亮前途,融合运河文化,将“大思政课”推向世界舞台。

大会对评选出的十名“副中心好老师”进行了表彰。在光荣退休仪式环节,老教师代表接过纪念章,青年教师面向国旗庄严宣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誓言铿锵有力,彰显了通州教育人薪火相传的使命与担当。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围绕城市副中心发展大局,通州区深入实施“名师工程”和教师梯队培养计划,通过分层培养、名师引领、政策支持,构建“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全链条成长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特级教师35人、正高级教师6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27人、区级骨干教师及研修员2447人,优秀教育人才占比达到专任教师总量的23%,全面推动教师培训体系优化,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育人能力,副中心教育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实质性转变。

执一支粉笔,守教育初心。立三尺讲台,铸梯队辉煌。通州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刘中阁表示,未来,副中心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持续推动以民生为本,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缩小基础教育校际差距,推动农村教育提质扩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宇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新红、区政协副主席倪德才、区法院院长谭劲松参加活动。

光荣榜

“副中心好老师”

杨连翠 潞河中学历史教师

徐景坤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语文教师

杨芳梨 园学校语文教师

刘桂霞 运河小学语文教师

王娟 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纪艳霞 宋庄镇中心小学数学教师

刘长成 西集镇中心小学信息科技教师

贾俊伶 民族小学语文教师

张宇民 族幼儿园教师

韩爽 临河里幼儿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