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域旅游浪潮中,如何以党建破解民宿行业痛点?近年来,延庆区探索“党建+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党建+基层治理与行业治理”双路径,以“红色引擎”三重奏推动民宿行业升级。2024年全区精品民宿接待游客22.6万人次、收入7904万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41%、34.7%,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党建引领谋发展
延庆民宿规模提质双升
自2015年发展民宿产业以来,延庆区借世园会、冬奥会契机,推动产业跨越式成长。2023年9月,区委两新工委批复成立民宿行业党委,由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领导,班子涵盖多方代表,构建“区委两新工委—行业党委—社会组织—民宿企业”体系。
截至2024年底,全区有乡村民宿602家、从业人员742人(党员66人);2025年6月,全国甲乙级民宿达6家,数量居全市第一,“延庆人家”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红色引擎”三重奏
延庆民宿发展见实效
党旗领航,强基筑垒,组织引领谱“前奏”。延庆区将民宿纳入“十四五”规划及“美丽延庆·五彩党建”“金色富民”板块,明确“北方民宿标杆”目标。服务保障上,党委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协调资源并出台专项奖励、保险、贷款贴息等政策,推出“民宿应急保”,累计发放贷款2.2亿元,吸引社会资本19亿元。同时,延庆区还着力选树标杆,姚官岭村的张晓静、“小溪嘟嘟”民宿的王晓丽等获表彰,引导党员户亮身份,带动村民参与。
锚定中心,精准指引,机制创新巧“变奏”。健康发展方面,延庆的208家精品民宿签署“六倡导六约束”承诺书,联合多部门督导检查,十年安全生产“零事故”,游客满意度高,延庆还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高效发展上,延庆塑造4个民宿集群品牌,建4个人才培训基地,2024年,5名民宿主获评文旅部带头人;探索多元经营模式,盘活闲置房屋600个,带动就业700余人,村民财产性收入增1000余万元。持续发展层面,延庆挖掘文脉打造主题场景,积极开发特色活动,推动“长城礼物”进驻,开拓新市场;近三年开展80余场培训,惠及1100余人次。
融合治理,成果共享,资源整合成“协奏”。延庆区牵头打造6家全国民宿共生社区示范村,推进民生工程,设涉民宿工单绿色通道,2024年涉民宿工单仅10件;旅游协会、民宿联盟答疑解惑500余次,协办七届“北方民宿大会”;6家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部分民宿反哺村集体。
此外,延庆的民宿行业还融入基层治理,“23·7”强降雨等期间安置受灾群众3300余人,部分民宿建老年餐桌、推康养计划;策划文化季,引入50余场演出,探索主客互动模式。
精准施策破难题
延庆民宿党建开新局
注重思想引领聚民心,提升凝聚力。延庆将思想理论武装作为基础工程,通过专题会、讲座引导从业者;选拔党员带头人,增设示范户;健全问计机制,联动打造“民宿联盟”,深化共生社区建设。
突出组织引领聚资源,提升向心力。延庆还积极发挥党委统筹作用,整合资源,选优党组织书记;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民宿与村党组织结对,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依托延庆区的“金名片”引业态、育人才。
着眼制度引领建规范,提升服务力。延庆还将民宿纳入“十五五”融合发展规划,引导差异化发展;推行“党组织+行业协会”的模式,定自律条款;建四方联动管理机制,开展分级管理与培训,引入第三方评估,实施“线上+线下”推广。
延庆区以党建“红色引擎”为民宿行业注入动力。未来,延庆区将持续优化党建工作,以“党建红”引领民宿增“颜”增“质”,让民宿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名片。
(转自人民网客户端2025年10月14日)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