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垃圾分类引导活动也逐渐常态化。5月16日,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街道青云北社区与双榆树第一小学“树仁”公益微社团在社区小操场共同举办了垃圾分类公益宣传活动。公益微社团的10名小志愿者走进社区,倡导居民垃圾分类从“小”做起。
“小人儿”带“大人”,宣讲忙不停
活动中,这群四年级的孩子化身宣讲员、引导员、小记者、小摄影师带动着社区居民。“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小家做起,‘大家’受益!”随着小志愿者们在宣讲区喊出响亮的口号,活动拉开了序幕。
“我给大家说说什么是厨余垃圾,它是指腐烂的食物垃圾,比如吃剩的饭菜、洗菜时掉落的残渣、腐蚀的肉品……”小团长胡欣然展示着厨余垃圾卡片,一边丢到厨余垃圾桶里,一边为大家讲解。宣讲区的其他小朋友也陆续讲解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包含种类。居民们拿着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认真聆听并及时回应孩子们的提问。
“小事儿”带“大事”,引导我最行
答题领奖环节,居民将写有垃圾名称的卡片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中,“小引导员”在一旁指导纠正,引导答对的居民在领奖区领取奖品。“小记者”和“小摄影师”现场采访居民对活动的评价以及对垃圾分类的看法。
小志愿者们还将自己设计的垃圾分类标识贴纸,分发给在场的叔叔阿姨,用心叮嘱大人们在生活中认真进行垃圾分类,希望大家从小事做起,做好垃圾分类的“大事”。参加完答题的彭阿姨表示:“看着孩子们的热情劲,我们不认真对待垃圾分类都觉得惭愧。”
小志愿者刘乐霖说
“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处理费用,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建设一个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家园。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宣传活动,为全民垃圾分类普及打好基础。”
青云北社区主任姜樱称:“我们期望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居民在青少年的带动下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将环保理念和习惯延伸到社区每一个家庭。未来,我们将继续拓宽垃圾分类宣传的方式和渠道,发动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真正实现小家做起,‘大家’受益!”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