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学校门口每天都有渣土车驶过,本来路就不宽,大车又有盲区,孩子上下学非常不安全。现在大车没了,还有人疏导交通,接送孩子快了不少。”家住大兴区青云店镇的张女士告诉说。

日前,青云店镇接诉即办中心接到群众诉求,反映青云店镇第一中心小学门口交通问题。青云店镇第一中心小学的学生大都来自附近村庄,低年级部共有380名学生,家长们需开车或骑电动车接送孩子,而学校东侧一公里处为建筑垃圾资源化消纳厂。随着气温日渐回升,施工单位陆续开始施工,运输车辆骤增,导致学校门口路段早晚高峰堵车现象时有发生。

接到群众反映后,青云店镇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接诉“急”办机制,第一时间联系施工单位、建筑垃圾资源化消纳厂、区交通中队、教委等部门,根据学生上下学时间、通行路线,协商研讨出一套学校附近道路拥堵和通行安全隐患的解决办法,制定了快速有效和长久保障机制。

学校周边施工单位积极配合政府工作,迅速落实商讨方案,根据施工单位和建筑垃圾资源化消纳厂的位置,重新制定施工车辆行车路线,全部绕行至104国道。“我们绕点儿路没关系,重要的是孩子上下学安全问题,规划好新路线后,我们马上就给所有司机下发了通知,大家也都很支持。”施工单位负责人表示。

仅用2小时,学校周边区域施工车辆全部避让绕行。考虑到车辆绕行给104国道等路段带来通行压力,镇政府联系区交通中队,在104国道及学校周边三岔口设立“疏导点”,进行交通疏导和维护秩序,同时对施工车辆进行绕行提醒。与此同时,学校也提前和家长进行沟通,设置指定接送区域,并张贴“一米线”,学生放学后排队在“一米线”处等候家长,统一由家长接走,并采取错时放学、设置家长等候区等措施,引导学生有序上下学。

多方合力,科学“解堵”。青云店镇接诉“急”办,第一时间解决了学生的安全隐患问题。青云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青云店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进一步深化延伸“干部派下去,责任扛上来、机制推下去,服务提上来、身子沉下去,满意升上来”的工作思路,采取“四个一”实践活动,在机制保障、源头治理、未诉先办、提升服务上狠下功夫,回应群众生活中的所急所盼,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