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春林(右一)和邻居们在写黑板。
在朝阳区团结湖街道,“板报爷爷”的昵称比戎春林的本名更响亮——他在社区义务办报整整25年,用五彩粉笔记录下时代发展。如今,81岁的板报爷爷终于有了“接班人”,9个社区都加入到了办报队伍,其中还包括很多年轻人。
81岁板报爷爷仍在坚持
东三环外的团结湖北头条两侧,老楼一座挨着一座,路侧的好几块大黑板非常醒目,有的以文字内容取胜,有的以精致配图为特色,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
这里是“团结板报”的发源地——团结湖一二条社区。
故事要从25年前说起。当年,小黑板是家委会的主要宣传阵地,70岁的家委会主任每月都要爬梯子写黑板。“主任腿脚不方便。我当时还没退休,不到60岁,在单位做的也是政工,写写画画是本职工作。所以我就主动申请揽下了这活儿。”戎春林告诉记者。
谁也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整整25年!时光飞逝,黑板报却没有过时。“繁华的三环边,一块块朴实的黑板上记录着各种政策、民生信息。这种简单的宣传形式很受老小区居民喜欢。”团结湖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说。25年来,戎春林用五彩粉笔记录下时代的日新月异,他也成了远近知名的“板报爷爷”。
如今的戎春林年过八旬。与4年前记者采访他时相比,多了许多白发和老年斑,耳朵也有些背了。街坊邻居们依然喜欢他的作品,只是多了些心疼——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在户外写黑板免不了夏顶烈日、冬冒严寒。戎老工作时,来往的人们常常提醒他:“老爷子多休息啊,别累着!”
小学生画手帐办板报
去年7月,团结湖街道工委创建了“团结板报”党建品牌,从此,团结板报从1个社区扩展到全域的9个社区,24块黑板分别由24个基层党支部负责绘制,每月更新、评比。
短短一年,已经有900多人次参与绘制团结板报。其中年纪最小的是小学生刘鑫悦,她今年只有11岁,这个暑假结束后就该上五年级了。
起初,她跟着居委会的阿姨一块儿办板报,大人们画线条,她只要涂色就可以。很快,刘鑫悦就有了很大进步,不但自己上手画,还主动研究主题、设计图案,办报的工作她几乎每期都不落。
跟很多女孩子一样,鑫悦平时很喜欢画手帐,用亲手绘制的花花绿绿的本子来记录生活。“画手帐最重要的是配色和排版,画黑板报也是一样!”她告诉记者,自己用画手帐的技法办板报,比如有一次在镂空的大字里画上精巧的图案,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
今年4月,清华“忘年计划”的7名同学也来到南北里社区,和居民们一起筛选素材、起稿上色,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心打磨,画好了两块黑板。
大家的关系更亲了
陈经纶中学、团结湖公园等辖区单位也加入了办报队伍。由团结湖公园党支部承包的那块黑板叫“湖畔之声”,已经连续两次在评比中拔得头筹。
“我是1991年出生的。上一次办板报,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呢。”团结湖公园的工作人员王莹说。今年6月,单位把首期“湖畔之声”的办报任务交给了她,主题是消防安全。王莹花费了不少心思,那期板报很实用,写清了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指南,消防员、居民楼等图案也画得清新可爱。“办板报让我们跟居民的交流更多、关系更亲了。”
如今,团结湖因24块黑板而变得更有人情味儿。戎春林经常去附近的几个小区逛逛,看看大伙儿的作品,“年轻人很有想法,画得比我好!”
团结湖街道办还特意设计了“团结板报”的徽标:一位白发老人正抬臂写黑板,身旁是一位青年和一个孩子。“团结”二字出自曾经的团结湖居民、知名作家莫言,“板报”二字则是戎春林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