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

这里成了居民的另一个“家”

在北京市西城区广义街一个并不显眼的小楼里,有一个拥有展览大厅、小剧场、公共阅读空间、放映厅、排练厅、社区工坊、儿童岛等功能区,总占地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这里每天从9点到21点,全年365天开放,常年保持高人气,这就是北京市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地标——“广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群租房“大变身” 家门口的

文化空间人气高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群租房,不仅难以管理,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广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负责人姚梦琪说,“后来街道下大力气整顿,将腾退出来的空间打造成现在这样一个群众性文化服务和学习活动的阵地。”

“广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内景。

走进“广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展墙上展示着到此进行科学、文化、教育、艺术等各类讲座的“社区文化建设专家顾问团”专家学者们的简介。在排练室,一些中老年舞蹈爱好者,兴高采烈地进行着排练,从中可以感受到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到了周末和节假日,还会有很多孩子来这里看书、学习,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这里就像是居民们的另一个‘家’”。负责人说。

文化服务“一站式”

构筑群众的“精神家园”

“让党的理论真正走到群众心里,是我们作为文明实践宣讲团成员的使命和职责。”6月27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宣讲团成员、西城区报国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职副站长李善维说。李善维以“习近平总书记论人才工作”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群众宣讲活动。宣讲围绕刚刚结束的北京高考、志愿填报等热点话题展开。参加此次宣讲活动的居民表示,宣讲内容很接地气,大家都收获了很多新知识。

“广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举办“马院进社区”理论宣讲活动。

除了宣讲活动,“广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还将展览、阅读、国学、艺术、亲子、文创等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百姓日常。推出活动提前预约小程序,推行“五育、六YI、百课”群众教育模式。

“以家人之名” 广艺+

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海纳百川,艺美大同。将艺术美好的氛围聚集,氤氲典雅的文化气息,这正是“广艺+”的寓意。“我们希望每个来到“广艺+”的人,都能得到365天的陪伴,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在谈到打造“广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初衷时,姚梦琪说。

“广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活动丰富多彩。

这里有瑜伽教室、舞蹈教室、健身场地,酷爱运动的人可以一起在专业的健身场馆里共享青春的活力;这里有不容错过的精彩演出,小型音乐会、话剧演出、戏剧表演、相声、电影放映等各类活动络绎不绝;这里为喜欢社交的居民提供青年联谊、美食分享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弥漫艺术的空间中享受心灵SPA;这里名家聚集,在国学经典、朗诵演讲中传承经典,感受文化魅力;这里有亲子活动区、绘本阅读区、科普讲座和艺术工坊,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得到充盈;这里还不定期开展形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精彩纷呈的公益讲座,让志愿者们齐聚一堂。

自2021年初投入运营以来,“广艺+”广内市民文化中心共举办和承接活动2000余场,普惠12万余人,其中线上活动辐射6万余人,历史总客流33万余人,为附近居民乃至北京市民呈现了一个兼具多元化、场景化和文化内涵的文明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