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东花市街道还未完全苏醒,詹铜川已经骑着快递车穿梭在楼宇之间,身着制服,风雨无阻。一路上,不少居民亲切地跟他打招呼,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这样的场景,在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已经重复上演了11年。作为一名普通的顺丰快递员,詹铜川用脚步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用真诚温暖了居民的心。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天气多变。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夹雪降临,让许多人措手不及。一位老人刚从北京市普仁医院出来,手里还拿着拍片的资料,步履蹒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上已被雨水浸湿。正巧,詹铜川刚结束上一单快递派送,骑车返回站点,看到这一幕,他毫不犹豫地停下车,把自己的雨伞递给老人:“我这儿有伞,您先拿着用吧!”老人推辞道:“就几步路,一会儿就到家了。”但詹铜川坚持:“您刚看病回来,万一再感冒就不好了。”在詹铜川的劝说下,老人终于接过了伞。对于詹铜川来说,这只是他日常工作中的“举手之劳”,却实实在在地为老人送去了温暖与关怀。
詹铜川的敬业与奉献,还延伸到了社区的志愿服务当中。从2015年起,他开始主动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帮助,逐渐成为大家口中的“贴心小哥”。“最开始就是在工作中顺手帮个忙,比如看到年龄大的阿姨拎着重物爬楼梯,我就帮着送到家门口。”詹铜川回忆道。后来,他送货时总会多问一句:“您需要搭把手吗?”帮老人扛米面、修家电、丢垃圾,甚至陪独居老人聊天,都成了他的“分内事”。“时间长了,大家熟悉了,老人们逢年过节还给我们包粽子、送饺子,关系就像家人一样。”
作为一名快递员,詹铜川每天清晨便来到站点,整理包裹、规划路线,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熟悉每一栋楼的住户,清楚客户的特殊需求。“有些家里有老人的,我送快递时就尽量不按门铃,而是提前发短信,等他们方便了再送上去。家里有婴儿的,我取件时就拿到楼下再打包,省得胶带的声音把孩子吵醒。客户感受到你的用心,自然也会把你当成朋友。”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态度,让他在11年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了“零投诉”的纪录。服务了10年的商务楼宇为他送上锦旗,动员公司员工学习詹铜川一丝不苟、真诚服务的工作态度,正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今年是詹铜川投身社区公益的第10个年头,他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热情,坚持在岗位上,用双手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责任。詹铜川说:“只要还能干得动,我就会继续做下去。我希望自己能帮助更多人,也希望这座城市越来越好。”
如今,在东花市的街道上,人们时常能看到詹铜川忙碌的身影。他依旧骑着那辆熟悉的快递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将一份份包裹准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他或许只是千千万万个快递员中的一员,但他的善良、敬业与奉献,让他成了东花市街道的“金牌”志愿者。他用一份平凡的工作,诠释了不凡的坚持,也让这座城市因他而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