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委宣传部 报送

清河街道聘用热心社区居民为首批“文明观察员”

海淀区文明单位开展“我认领 我服务”路口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

一、案例背景

群众满意是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新版指标体系分值占比较多的部分。为推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郁氛围,提升创建满意度,海淀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这一理论基础,以文明观察、文明创客、文明议事、文明联盟等举措,建立健全常态化创建机制,搭建资源共享、文明共创、互利共赢的平台,将单一创建提升成为多元创建综合体,凝聚最大“向心力”,扩大文明朋友圈,让文明实践阵地成为市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加油站”。

二、主要做法

一是文明观察,以“见”督“建”助力创城精益求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局。按照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要求,围绕市容市貌、基础设施等内容,广泛开展文明观察,切实当好城区治理的“瞭望哨”、文明陋习的“监督员”。通过聘用热心社区居民为首批“文明观察员”,对周边环境卫生、物业管理、市民素质等开展监督和记录,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热情,助力文明城区创建。同时发挥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社区熟人”的工作优势,以“照片+定位的形式”为社区提供楼道堆物堆料、卫生死角、楼道灯或路灯不亮、树挂污染、电缆垂落等问题。利用走街串巷“千里眼”的观察力,排查重点领域消防、治安、飞线充电、井盖缺失或错位等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苗头及时报告;联动街区环境“随手”的齐心力,以外卖驿站为抓手,将新就业群体纳入街区网格治理,号召骑手维护好街区环境,为社区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

二是文明创客,以“智”促“治”助力创城锦上添花。为改善城区环境面貌,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持续深化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发动责任规划师参与创建,联合高校、社区、企业等力量参与设计,贡献“智力”与“治力”,开展“社区微更新”计划,涌现出一批用“小景观”点“大文明”的新面貌。以盘活闲置空间为目标,对社区历史和社区资源、社区需求进行探查,重新进行社区空间梳理,通过围墙、连廊、广场和楼道等设计在苏州桥西社区构建“文明桥西·客厅”;并融入特色主题,结合“进京赶考”节点区位特色,将红色文化、爱国教育融入空间设计,营造出鲜活的社区公园形象,构建海淀南路“共享小客厅”小微公共空间;充分发挥辖区科教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落实街区规划工作,社会组织、街道、社区、居民和学校之间建立了持续深入的良性互动关系,打造特色社区活动场所“耕读田园会客厅”,探索社区协同治理新模式,形成“家-校-社”共建新态势;同时,与地区企业、高校等紧密合作,转变“围墙”作为社区和街道片状隔离界面的固有思维,将其改造为有“厚度”、有“温度”、可“阅读”、可“体验”的“墙上博物馆”;另外,还对公共活动空间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集交流、消费、休闲、养老等要素于一体的多功能“邻聚庭院”。

三是文明议事,以“议”聚“意”助力创共商共享。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海淀区以惠民利民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市民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基层治理中实现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共商共治。形成了由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老年互助社代表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同解决社区矛盾,共同商讨社区治理,有效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石榴树下街坊议事厅”,以“党建引领、军地共建、群众主力、文化赋能、共建共享”为初心和原则,充分发挥社(小)区党建主阵地、自治议事策源地、零距离服务群众承载地三站合一功能的“初心驿站”,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以解决问题、服务居民为着力点的“红柳会客议事厅”等品牌,通过居民议事厅的形式,建立“文明城区创建一起说一起干”议事机制,将文明城区创建重点难点问题纳入议事议程,通过多元参与、问需于民,达到协商共治、文明共享的目的,推动创建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四是文明联盟,以“合”融“和”助力创城美美与共。构建“全员联动”的创体系,联合辖区驻区部队、高校、大院大所、商(企)业、街镇社区多方力量,全力打开海淀“美颜”新模式,共同参与创城工作。发动机关、企事业、医院、学校、非公组织等各类文明单位244家认领海淀的153个路口,开展“我认领 我服务”路口文明引导,践行奉献他人的志愿服务精神,营造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凝聚辖区科技力量,推动百度、神州数码、美团、快手、贝壳找房等科技企业融入文明创建工作,创新推进文明实践常态化、品牌化发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夯实驻区高校和实践所结对机制,整合相关资源,联手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书香未来”志愿行搭建起志愿服务和文明创建的桥梁;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开展“书香智海 淀积未来”志愿行“书香人海”读书会,发挥宣传思想文化重要阵地作用,进而实现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双向互动、相互赋能;成功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挂牌为海淀区第114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驻区部队积极参与海淀区创建文明城区活动,部分部队大单位与海淀区签订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目标任务书,丰富文明创建活动内容,发挥驻区部队力量,传播文明理念、引领文明风尚,促进双拥活动创新发展。

三、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扩大“朋友圈”文明创建多元治理活动,从“我”到“我们”,人人都是全国文明城区建设的倡导者和宣传者、参与者和策划者、播种者和建设者、呵护者和保卫者。强大的思想共识,凝聚起强大的文明力量,推动着海淀区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而文明创建是一场久久为功的“持久战”,海淀区必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断扩大创建共同体,深化文明参与意识,以“共创”为基础,“共建”为手段,“共治”为平台,“共享”为目的,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有机整合,走向互动式和联动式的创建,不断深化创建内涵,提升创建品质,拓宽文明治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