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北京市红十字会围绕首都文明委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在“5·8”红十字博爱周期间开展了“百廿弦歌·人道力量 ”为主题的系列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弘扬红十字精神。
北京街头悬挂的庆祝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宣传海报
二、案例背景
2024年适逢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北京市红十字系统以第77个“5·8”世界红十字日为契机,紧扣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任务,联合京津冀三地红十字会共同启动“百廿弦歌·人道力量”红十字主题宣传活动,以此拉开了北京市“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序幕。活动以“人道精神 生生不息”为主题,旨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生活,提升首都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助力健康北京、平安北京建设,为新时代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人道力量。
三、主要做法
(一)文化传承与生命教育深度融合
1、红色记忆与时代精神交融。
组织全市红十字专兼职工作人员、会员、志愿者、红十字青少年参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举办的《生命刻度:新时代红十字影像志》摄影展。通过“人道与共”“所以看见”“新质博爱”三大主题展区,以沉浸式互动体验展现中国红十字会百年人道历程,强化市民对生命价值与社会责任的认知。
在园博园举办“5·8”主场活动,通过历史图片、救援装备展示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展,彰显红十字文化的历史厚度与时代价值。
2、开展生命教育创新实践。
在“5·8”主场活动当日,在园博园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游园活动,设计互动答题、结绳技巧、心肺复苏实操等趣味项目,吸引青少年学生、志愿者、社会公众在寓教于乐中掌握急救技能,深化对生命尊严的理解。
推动红十字文化进校园,将应急救护培训与校园社会实践结合,覆盖全市中小学及高校,累计开展安全逃生演练、防艾教育等活动百余场。
(二)专业服务与惠民行动双线推进
1、聚焦红会核心业务
围绕应急救援、应急救护开展避险逃生、自救互救技能展开培训;围绕“三献”业务,开展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及遗体、器官捐献开展宣传推动。
围绕“人道精神·生生不息”主题,各街道社区、中小学红十字会及高校红十字会开展红十字文化传播、公益募捐、人道救助、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普及等系列活动,传播红十字文化,弘扬红十字精神。
红十字青少年学习心肺复苏操作技巧
2、志愿品牌服务民生
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助老助残服务,深入商场、公园开展“地摊急救”志愿服务。针对血液病儿童救助的“六一彩虹计划”、滴滴司机救护技能培训及高校防艾同伴教育三个志愿服务项目获得首届全国红十字系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三)全媒传播凝聚社会共识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联合北京电视台、《新京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活动盛况。 发动“5·8人道公益日”众筹项目,激发市民参与公益的热情。
四、工作成效
(一)主题鲜明、寓教于乐。2024年博爱周的主题是“人道精神·生生不息”,所有红十字活动都在显著位置标注主题,掀起弘扬“人道 博爱 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热潮。“5·8”主场活动设在园博园,现场组织了人道力量展示和互动体验活动。在人道力量展示区,通过图片和实物集中展示了中国红十字会120年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京津冀红十字工作成果,展示了人道救援装备;在互动体验区,红十字志愿者、游园群众、徒步运动爱好者在长走中通过闯关竞赛学习救援救护技能,大家在交流互动中感受红十字文化、学习应急救护知识。红十字青少年通过互动答题、体验操作等打卡形式,学习生命教育科普知识,在娱乐中了解红十字知识,学习救援救护技能,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二)传播广泛,效果显著。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生活这一刻栏目》《听听FM》频道及《新京报》《工人日报》专题报道了“5·8”当天活动。5月,北京街头、社区电子屏等公共场所悬挂庆祝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宣传海报。全市中小学校及高校将红十字文化宣传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应急救援、安全逃生常识和技能普及,提升青少年应对突发情况的避险互救能力,加深青少年对红十字文化和红十字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人道主义的使命感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在“5·8人道公益日”活动中,各街道社区基层红十字组织采取线下与线上募捐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参与“5·8众筹”活动,全市红十字系统共筹集690.7万元社会捐赠资金,近15万人次参与捐款,彰显了首都人民的大爱情怀。
志愿者、群众参加救护救援技能打卡竞赛活动
(三)厚植文明,助力治理。活动将红十字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通过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和公益实践,推动“人道、博爱、奉献”理念深入人心。全市超30万市民参与各类活动,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得到提高,深度参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深化京津冀红十字协同机制,三地联合开展救援演练、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等活动,实现资源互通、经验共享,助力区域公共安全一体化。
北京市红十字系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红十字工作中,以博爱周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广泛传播红十字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追求,在全社会适龄群体中普及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变能力,通过文化引领、专业赋能、全民参与,实现了红十字精神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同频共振,为培育城市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