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新京报记者在海淀区采访时了解到,苏州桥西社区原本老旧的垃圾分类箱,如今不仅摆放整齐、毫无异味,甚至还能自己分解厨余垃圾。海淀区四季青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现已提供20余种功能分区,儿童在听老师讲述党史知识,初高中的学生们坐在图书馆内认真学习,四季青舞蹈队的阿姨们在舞蹈房认真排练。

海淀区文明创城着眼阵地共享、活动互联、队伍共育,以“文明创建合伙人”推动文明创建走向共建、共享、共治,无数社区志愿者亮出新风采。

6000多平方米场地,四季青镇综合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提供20余种功能分区

四季青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一个集新时代文明实践、党群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及社会养老助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近6000多平方米、含20余种功能分区的综合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在四季青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不仅可以读书学习,还能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孩子们聚在场馆一层,由专门的老师讲授“童心向党”社会课堂第一课,大屏幕上有趣的图片知识引得孩子们频频举手发言;场馆二层,有四万多册藏书的图书馆内安安静静,不少读者在这里学习或阅览;同时这层还包含了舞蹈房、练琴室、烘焙厨房等多间教室,为该镇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四季青镇党委书记薛飞飞介绍,文明实践所成立了多支具有特色的社区志愿队,如由镇域内非公企业发起的红色志愿服务队,由退伍老兵组成的“老兵”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由搬迁上楼群众组建的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由通讯员、文化组织员和文艺团队组成的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还有由近180个家庭组成的家庭志愿服务队等,每支队伍之间相互融合、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可以形成合力,推动全镇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开展。

“我们全年会举办两千余场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惠及群众大概有50万人。”四季青镇党群工作办公室(宣传)科长许扬说,本地区的志愿者家庭和志愿者团体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到地区的社会治理当中。“志愿者既然付出了就一定要给予回报。我们提供了很多志愿者礼遇活动,通过网上报名就可以参加,由小朋友带动整个志愿家庭一起动手,享受快乐。”许扬说。

已经64岁的姜国香是四季青舞蹈队的队长,她带领队员参加过许多比赛,也参加了不少志愿活动。“我们这支队伍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每个人都特别亲近。这个文明实践所建立之后,我们都感觉找到家了,大家学习的时候干劲都特别足。舞蹈队队员在这里学完新的舞蹈知识和动作之后,还会回去传授给社区或者公司里的人,继续把我们舞蹈队的精神发扬光大。”姜国香说。

双榆树西里二条打造科学人文体验街区

为做好文明城区创建和背街小巷专项治理工作,2020年中关村村史馆西侧的双榆树西里二条被打造为中关村众享荟科学人文体验街区。街道在“城市针灸”理念指导下,以“点式切入”的方式对双榆树西里二条进行了小规模空间改造,采取了铺设夜光跑道、增加中英双语文化宣传展示墙、建设生态花园和互动体验设施、改造入口区域标识及休息运动空间等多项措施。

“双榆树西里二条中间还有一个双榆树中心小学,这个学校的空间非常有限。在这条街建成之后,学校就可以在这里上体育课,进行体育活动,所以街巷的利用率特别高。而且老人也喜欢带着孩子在这条街上散步乘凉。”中关村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奕说。

曾经这条街上全是违建,街道两头的闸口是裸露的不锈钢闸,道路两侧全是房子。经过整治之后,双榆树西里二条焕然一新。现在的街道,两头设置了彩色卡通图案闸口,道路中间有着一条曲折蜿蜒的夜光跑道。两边的大树下放置着大大小小的彩色钢管座椅供人们休息,而道路两侧则设置了许多有关中关村科技文化的科普墙。社区里的孩子们在这条街上玩耍跑跳,有的打着篮球,有的在打羽毛球。

苏州桥西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合伙人”活动

苏州桥西社区位于北京市三环路西北角,社区占地面积0.44平方公里,共有5栋楼。2005年,苏州桥西社区就开始了垃圾分类工作,一直到现在仍在坚持。

社区卫生工作负责人王啸晨介绍,从2005年开始,社区就已经把所有的厨余垃圾桶集中到社区的小花园中,到了2020年北京市彻底实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小区厨余垃圾的分拣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

“我们每天会为厨余垃圾准备三个空桶,然后其中一桶厨余垃圾由环卫拉走,剩下的两桶则由社区自己用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理。”王啸晨说。

据悉,该小区会通过生物降解将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与小区合作,每天将小区里的厨余垃圾打碎后,再放入处理站内的装置托盘上,每个盘子里都有黑水虻。用厨余垃圾喂养黑水虻,最后虫子可用于加工鱼虫饲料,其排泄物则可以用于制作营养土。

“我们在垃圾站后面设置了生态系统,开辟了一片绿地,居民可以利用这片绿地种些自己喜欢的植物。墙上我们也做了立体绿化,种的是穿心莲。”王啸晨说,种植物的养料是由小区里的垃圾站提供的。

同时,苏州桥西社区也提出了“你家的草就是我家的宝”的共享工具生活角创建活动。募集的电钻、扳手、电吹风、玩具、梯子、轮椅、拐杖,加上社区党委用下拨的党员服务群众经费购买的冲击钻和角磨机等,均作为共享工具,全部免费供居民使用。

“我从1990年就住在这个小区里了,亲眼见证着社区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同时也是社区志愿者,每周还要在垃圾站值班。有时候别人过来扔垃圾,我们看到的话,会上前去看看对方有没有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如今大部分居民都已经形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啦。”居民马奶奶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了解到,从社区居民到周边商家,都在积极响应“文明创建合伙人”的活动。社区里有将近90名居民志愿者,他们全都主动参与社区大小事务的管理。除了小区志愿者参与小区治理、共享工具生活角创建,小区周边的共建单位也在全力支持“文明创建合伙人”活动的开展。链家门店会为居民们提供复印机,复印纸张全部免费;周边小饭馆也会给该小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8折优惠。

新京报记者 吴为 实习生 陈宇珂

编辑 陈静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