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很大,是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国家形象的良好呈现;文明很小,是一个好习惯,是一个好风气,是一种好修养,更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一所学校,除了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和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成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有用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学生的文明素养是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外化。全市各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了核心位置,通过各种工作、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进一步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目标,通过主题会议、网络培训、外出研修、个人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强化了立德树人,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思想观念,促进了师德师风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教育环境
依托楼道文化墙、橱窗、展板、学习园地等阵地,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向善的环境氛围。通过践行校训、唱响校歌、诚信校风,做时代新人,引领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教育,潜移默化,提升自我的品格。
三、以德育为核心,主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
为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市教育局进一步严格规范各学校教导处和学生处的工作,充分突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各学校教导处、学生处、团委三大德育阵地分工协作,部门联动,主抓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工作。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活动促进文明校园的建设
各学校教导处协同学生处、团委积极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会、“保护环境 守护文明”“小手拉大手 共建文明城”等多种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五、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形成服务社会的思想理念
各学校利用传统节日或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学雷锋、献爱心,看望孤寡老人,网上祭扫志愿宣传,保护环境、文明出行、守护家园、校园内外大清扫等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多样的活动,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接受了精神的洗礼。
六、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学生文明素养的直接体现,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为了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各学校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各班级积极宣讲,办好主题班会,利用优质的校园文化引导、熏陶,并用制度加以规范,家校协作,共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目前,全市各学校校园环境绿树环绕,干净整洁,到处彰显着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人求真向善的标语、展板、文化墙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全体教师自觉肩负着教育使命,恪守着教育初心,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工作,他们默默无闻,甘心奉献,只为了心中的梦想,让孩子们学好知识,健康成长,走向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全体学生勤奋努力,比学赶超,文明有礼,处处谦让,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帮助同学团结友爱,文明作息,文明之花已经深入全市各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原文链接:http://www.wenming.cn/dfcz/gs/202011/t20201119_5856060.shtml
(责任编辑:常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