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创办于1867年。一直以来,潞河中学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主线,以培植文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为主题,力争把学校建成“学生幸福成长的生命乐园、引领师生健康文明生活的首善之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摇篮”。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解读文明密码,传递文明力量,我现在所在的是全国文明校园潞河中学。在潞园,一砖一瓦是文化,像文彬路、绍棠路文、昭楼等用潞河校友命名的校园道路和楼宇在校园随处可见,而学校的党史陈列室清晰地记录着通州第一个党支部的发展历程。”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校园一角

自1927年通州的第一个党支部在潞河中学成立,在潞河1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涌现了大批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献身的革命先驱和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各类人才。到现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清明节祭奠革命先辈、潞河溯源等活动,都会让每一位潞河学子了解潞河红色历史、教育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继承先辈革命精神,努力担当起新时代历史使命。通过开展“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潞河中学“一切为了祖国”的校训、“爱国、乐群、自律、修身”的校风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日常中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在潞河中学,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将更多的展示机会给予学生,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锻炼、成长、发展。”

潞河中学有涵盖文学社、天文社、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等各类社团50多个,学生经常自主组织策划社会公益活动、学生讲坛,校长有约等活动,提高了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能力。

学生熊嘉玥说:“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会有一个了解到科研的机会,知道一些科研的基本方法。同时,也让我们关于科学的领域有了一个新的扩展,可能以后走出校园之后,我们会把这些爱国、乐群、自律、修身的精神,带入到平常的生活和职业当中,在我们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内做到最好,为祖国贡献出自己青春的力量。”

在潞园,一草一木都发挥着育人功能,学生们为校园的古树制作二维码介绍古树信息,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生命的尊重意识。

高一年级副主任李晓盼说:“潞河的协和湖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变化,对这些湖面周边环境以及湖水的观测,其实就培养了学生的自然科学探索的精神,在不知不觉的过程当中,自然的就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潞河中学自2003年开始组织学生广泛开展松堂关怀行动、人工耳蜗关爱行动、社区除尘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学生奉献社会、传播爱心。

除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近300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等专业化教师占比百分之三十。2016年被评为通州区“中小学文明校园”、2015-2017年度首都文明校园。2020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校园。

潞河中学副校长谢宏春说:“主动发展追求卓越是潞河中学培养学生的一种精神,所以学校通过各种的方式给学生搭建平台,在潞河的教育过程当中,我们始终让学生牢记一切为了祖国的校训,传承潞河的红色基因,让潞河的以后毕业的学生要像他们的学长一样,成为祖国建设的各个方面的人才。”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