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新绿的枝桠洒在朝阳区小关街道大街小巷,孩子们在全龄友好空间嬉戏玩耍,老人们在社区广场聊天、跳舞,企业白领在宽敞的办公环境中工作,外卖员、快递员在友好驿站充电小憩……这幅和谐的生活图景,正是小关街道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小关街道聚焦民生关切,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共朝美好·关爱友+”党建品牌为引领,从关注居民“急难愁盼”,到爱护老年群体、打造全龄友好社区,再到“+”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用绣花功夫织就民生幸福网。
“关”怀入微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小关街道始终将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关”怀入微,强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走进小关街道北桃园小区D单元,崭新的电梯平稳运行。居民王女士轻触智能面板,轿厢内柔和的灯光亮起。“自从安装了新电梯,我们上下楼既便捷又安心,再也不用担心了!”她感慨道。
“小区以前的电梯有17年的‘高龄’,电梯故障频发,居民更换电梯的愿望强烈。”小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的揪心事就是工作的发力点。为此,街道成立了攻坚小组,多次组织专题会商研究,积极吹哨职能部门,探索无公维小区居民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难题的可行路径。最终创新推出“全托管+全自筹”新模式,解决了老旧电梯更换难的问题。
新电梯不仅搭载物联网监管系统,还特别安装了电动车阻隔器、刷卡乘梯、故障预测等附属功能,进一步提升乘梯舒适度、增强出行安全感。
在城建七小区,年过七旬的刘大爷指着新换的电线说:“老房子有了新电线,夏天开空调再也不跳闸了。”去年,街道联合电力公司奋战多天,为这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全面电路改造,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这些都只是小关街道“关”怀入微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小关街道关心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清理小区楼道内的堆物堆料,到解决老旧小区楼顶漏水问题;从安装智能充电桩到新建社区花园,桩桩件件,将关怀落实到每一处细节,为居民营造和谐宜居环境。
“爱”老助老 暖心守护“夕阳红”
小关街道辖区老年人口比例较高,街道将关爱老年人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从就餐保障到精神关怀,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上午11点,小关北里养老服务驿站的厨房飘出阵阵香气。大厨正在翻炒少油少盐的时蔬,“有些老人血糖高,饭菜得控糖;上了年纪容易牙口不好,菜得炖烂些……”老年人独特的饮食习惯,深深地印在大厨脑海里。他做出的饭菜低糖少盐、软烂适中,深受老人喜爱。
“开饭喽!”随着一声吆喝,老人们陆续到来。今年70多岁老人赵奶奶边吃边夸:“这里的饭菜可口又实惠,我天天都来。”更让她暖心的是,每当天气不好时,驿站工作人员还会打电话询问需不需要送餐上门。
而这样的温暖守护也不仅仅局限于养老服务驿站。街道积极整合辖区餐饮企业资源,号召更多企业加入为老服务中来。如今,辖区的天和晟、市长之家、菜鲜果美等企业也结合自身优势,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辖区老年人持老年卡到这些地方就餐,可以享受价格不等的优惠。”小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就餐保障,街道还十分注重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每年举办的关爱文化节、社区邻里节、趣味运动会、书法绘画展览等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参与,让老人们老有所乐。
“生活有质量、日常有陪伴,老年生活越来越快乐!”小关北里社区张阿姨的话道出了老人们的心声。
“友”好社区 全龄共享幸福家园
小关街道以“全龄友好、全民共享”为理念,建设有温度的社区环境,让城市发展成果如春风化雨般滋润每个群体的心田。
在惠新西街北口地铁站C出口附近,一片曾经的闲置荒地如今焕然一新,街道通过小空间 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之“转过街角会心一笑”项目,将这里打造成为“微笑100”全龄友好公共空间。如今,这里绿树成荫,设有儿童游乐区、休闲活动区,成为居民以及过往行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而高原街社区则启动了“童盟汇行动计划”,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童声童语”被听见、被重视,培养青少年儿童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提升辖区青少年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建设儿童友好社区。
“别看他们小,点子可是既有创意又很实用。孩子们提出的在小区增设座椅等多条建议都被采纳了。”高原街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辖区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到社区微改造以及社区宣传栏制作中。“童盟汇行动计划”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还吸引更多“年轻力”参与社区治理。
在小关街道,新就业群体也找到了归属感。在全时友好驿站,外卖员小李正在给手机充电。“能喝热水、热饭,下雨天还能借雨衣。”他一边展示着驿站提供的服务清单,一边说,“有了这个驿站,我们工作起来更方便了,感觉社区特别温暖!”
“+”力创新 赋能高质量发展
积极改善背街小巷环境,助力越界锦荟园招商引资;开展科长包楼宇工作,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近年来,小关街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越界锦荟园是小关街道辖区内的一家特色园区。园区的前身是一家热力厂,经过疏解整治,这里变成了一个低密度园林化创新型办公园区,拥有15米挑空精装大堂,独特的多功能空间为企业提供秀演及发布会活动场地。
“园区周边之前有条背街小巷,道路破损、环境差,街道对此进行了背街小巷整治,为来往园区的居民、白领提供宜人的环境。”小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已经吸引来了文化、科技、运动等行业相关的多家企业入驻。
同时,街道还开展科长包楼宇工作,安排科长定期走访企业,为企解难:走访中,发现企业对一些惠企政策不太了解,街道立即联合相关部门安排工作人员上门“送政策”;有的企业提出员工工作压力大,需要心理疏导,街道联合辖区单位上门为企业员工进行“心理疗愈”……
此外,街道还联合企业开展义诊、生活节等活动,为员工提供各类服务。未来,街道还将积极组建企业联盟,加大辖区单位资源联动,协助引入优质企业,打造特色商务园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号寓意无限可能。我们将继续写好‘民生答卷',让‘共朝美好’的愿景照进每个角落。”小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街道将持续拓展党建品牌的深度和广度,将“关怀、爱护、友好”的理念注入各项工作中,精准为民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小关实践”。(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