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4月1日召开的朝阳区委社会工作会议暨2025年区委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获悉,朝阳区以“共朝美好”党建品牌为引领,创新推出基层治理六大工程,通过系统化、协同化举措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全区基层治理能力全面升级。该工程以三年为周期,计划打造一批示范标杆,形成可感知、可量化的治理成果,为全市提供“朝阳经验”。
“共朝美好”六大工程聚焦党建强基、多元共治、群众自治、民生服务、文化凝聚和人才保障六大体系,明确43个街乡的差异化治理定位,建立“区—街乡—社区”三级协同机制。
其中,“基层党建强基工程”重点推进“1+43+N”党建品牌矩阵建设,推动各街乡社区形成“一街乡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治理格局,同时通过优化网格化治理模式,强化党群服务中心资源下沉,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
在民生服务领域,“多元融合共促工程”将实施旧城区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民生项目,动员“朝阳群众”志愿服务品牌参与共建;而“为民服务暖心工程”则聚焦全龄友好服务,计划新增普惠托位、养老床位,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优化医疗、托育等群众“急难愁盼”服务。同时,“自治协商提质工程”通过完善居(村)民委员会工作机制、建设议事协商试点等举措,推动“众人的事情商量着办”。
此外,为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多元文化赋能工程”将建设社区文化微客厅,开展“艺术朝阳”文艺创作及社区文化季活动,打造“朝阳美家”品牌;而“人才育强培优工程”则以“群雁齐飞”计划为抓手,提升社区书记能力,培育专业社工队伍,为治理注入新活力。
为确保工程实效,朝阳区将建立任务清单化管理机制,设立基层治理动态观测点,并推广“微改革”“微创新”典型案例。未来,朝阳区将持续以六大工程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向系统化、精细化升级,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朝阳力量。(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