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朝阳区委宣传部发起、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组织的2025年朝阳区社会工作领域“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汇讲活动成功举办。来自酒仙桥街道“久爱新先锋”宣讲团的五位宣讲员,凭借饱含温度的讲述和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仅展现了街道基层治理的新实践,更斩获多项荣誉,成为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此次宣讲活动中,酒仙桥街道高度重视,通过材料初筛、内部评选、宣讲演练等层层筛选,精心挑选出不同领域的宣讲员,让他们以真实质朴的语言,讲述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服务群众的故事。

万红路社区的美团骑手娄道海,用“平均每天骑行86公里,相当于把社区丈量20遍”的生动描述,展现了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他参与的“新锋响应”小程序,让辖区骑手化身“移动探头”,累计上报雨水箅堵塞、路面破损等线索130条,处置完成率达100%,为基层治理拓展了新路径。

大山子社区党委书记刘浩伟则分享了社区以党建引领,组建“星耀?五暖”服务队,推行“五暖+网格”治理模式的经验。通过“暖小山”平台,工作人员积极解决居民的“烦心事”,还成功引进标准化物业服务、实施老旧小区停车管理,让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年轻社工张扬的故事,体现了基层工作者的青春担当。在社区“红齿轮”党建品牌带动下,他从帮助居民换煤气罐等小事做起,还将社区治理经验带到内蒙古卓资县黄旗滩村助力脱贫,回来后又协调解决老旧小区停车位难题,立志做一颗扎根基层的“螺丝钉”。

红霞路社区的老街坊孙凤英,用二十年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酒仙桥从老旧筒子楼到宽敞新居的变迁。作为旧城改建志愿者,她不仅是变化的见证者,更用“上楼喝口热茶”的热心,成为邻里间的“知心人”,诠释了街道担当与邻里守望的力量。

中北路社区居民陈晓梅则聚焦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双向奔赴”。她讲述了快递小哥的暖心帮助,以及社区通过“中北聚新学堂”“骑手暖心驿站”等服务,让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参与为老助老、安全检查等志愿服务的故事,展现了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活动中,娄道海荣获“凝新向阳”金牌宣讲员称号,孙凤英、陈晓梅荣获“幸福家园”金牌宣讲员称号,彰显了酒仙桥街道宣讲团的实力。

一直以来,酒仙桥街道不断创新基层理论宣讲方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打造“红色直播间”等形式,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未来,街道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挖百姓故事,培育宣讲队伍,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助力“五宜”朝阳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