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获取新知识。在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社会”实践中,朝阳区积极打造“旧书新知”品牌活动,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活动形式等举措,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向纵深发展,为“书香朝阳”建设注入新动能。
打造区级品牌活动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书香沁润朝阳,旧书焕发新生。朝阳区以“旧书新知”品牌活动为笔,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勾勒阅读画卷,让缕缕书香飘进千家万户。
今年年初,由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北京朝阳站共同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朝阳站”揭牌,站内设置的“旧书新知——图书漂流区”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在这里,由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的百余册捐赠图书整齐摆放,供南来北往的旅客免费借阅。这一贴心设置,让旅客的候车时光不再枯燥无味,在出行途中也能感受阅读的乐趣。
“很喜欢这里的书香氛围,等车的时候随手翻翻书,时间过得特别快。”在北京朝阳站候车的一位旅客一边翻阅着手中的书籍,一边对记者说道。
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寒暑假期间,朝阳区还针对未成年人开展“旧书新知 悦读朝阳”旧书分享会,活动特别设置旧书捐赠书点,鼓励孩子们将家中的闲置书籍捐赠出来,并为他们颁发捐赠证书。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又促进了书籍的循环利用。
此外,朝阳区还结合七夕等传统节日习俗,开展“晒书共享阅读”主题活动,居民纷纷拿出家中珍藏旧书展示分享,实现旧书循环利用,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从车站里的图书漂流区到寒暑假的旧书分享会,再到传统节日的晒书活动,朝阳区通过“旧书新知”品牌活动,将阅读场景融入城市生活肌理,营造了浓浓的“书香城市”氛围,也推动了社会闲置资源的循环利用。
跨区域漂流平台 书写文化共融
朝阳区创新建立图书漂流长效机制,积极搭建跨区域图书漂流平台,让教育资源流动起来。
今年3月中旬,由区文明办、区宣传文化中心等联合举办的“旧书新知 悦读朝阳”爱心图书漂流活动在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启动,通过搭建北京朝阳与新疆乌鲁木齐学生间的跨区域图书漂流平台,让旧书跨越地域,传递知识与友谊。
活动中,北京爱心同学汇社会单位代表和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学生捐赠的400余册图书,共同汇入了“漂流书海”。据介绍,这批图书首先在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展开阅读,学生们就这些书写下阅读感悟,之后这批图书再被运送到新疆乌鲁木齐第136小学,在新疆孩子们手中继续开启漂流之旅。两地学生以书信、读书卡或视频等方式开启共读交流新征程,助力教育资源流动与共享,传递阅读力量。
“这种‘图书漂流+云端对话’的双向交流模式,不仅打破地域壁垒,让一本本旧书在漂流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让不同地域的孩子在知识共享中实现‘跨时空成长’,成为文化润疆、教育共融的生动实践。”区宣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动员社会资源 拓展阅读新场景
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阅读体验,朝阳区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积极拓展“旧书新知”新场景。
朝阳区与中信书店合作,常态化开展《中国奇谭——小满》《故宫里的博物学》等儿童畅销书读物读书分享会。活动中,专业人士生动解读,亲子间踊跃互动,孩子们沉浸在书籍的奇妙世界中,阅读兴趣被充分激发。
除了与中信书店携手打造亲子阅读盛宴,朝阳区还积极联动辖区文化园区,拓展阅读共享新阵地。与“酷车小镇”等朝阳区多家文化园区内书店联合开展“旧书新知”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换书、收书、售书、读书沙龙等形式,为群众搭建图书分享和文化交流平台,吸引众多爱书之人参与,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
此外,朝阳区还将阅读与环保理念深度融合,结合“世界地球日”等时间节点,与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华贸中心合作,举办环保主题“旧书新知”活动,涵盖图书漂流、以书换物等内容,吸引近千名企业员工与商圈客流参与,为“全民阅读”注入新的活力。
“每一本旧书的流转,都是文化火种的传递;每一场阅读活动的开展,都是城市精神的生长。”区宣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朝阳区将持续深化“旧书新知”品牌建设,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整合资源为核心策略,进一步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助力“书香朝阳”“阅读之城”建设。(北京朝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