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东湖街道下辖社区的两处民生设施完成升级改造,仿真石木桩围栏的全新亮相与议事长廊座椅的舒适升级,以“小而美”的变化为居民生活增添了实实在在的“小确幸”,彰显了街道以精细化治理推动社区品质提升的担当。
在东湖湾社区,水土流失问题曾困扰着居民生活与社区生态。街道指导社区党委迅速响应,通过组织专题议事会凝聚多方共识,确定以安装仿真石木桩围栏为解决方案。活动当天,在街道的统筹协调下,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与志愿者们协同作战,历经一天的紧张施工,50组仿真石木桩全部安装到位。这些仿真石木桩不仅抗腐蚀、耐磨损,与周边环境自然相融,更成为防治水土流失的“生态屏障”。志愿者们表示,能参与家园建设,既自豪又暖心,而这背后,正是东湖街道对社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持续投入。
同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南湖东园一区的居民。社区中心花园的议事长廊,作为居民日常交流、议事协商的重要场所,因长期受自然环境影响,座椅出现油漆脱落、结构松动等问题。街道推动社区网格长深入走访,及时掌握居民需求后,社区党委迅速将长廊修缮纳入“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通过邀请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共同议事,确定了加固、上色及枝叶清理的修缮方案。15余名党员、居民志愿者与物业人员通力合作,让议事长廊重焕生机。
为巩固改造成果,东湖街道指导社区创新建立“1+3”长效管理机制,以党组织为核心,联动党员代表、居民志愿者和物业三方力量,通过定期巡查、及时维护等方式,让议事长廊持续发挥“活力纽带”作用。如今,修缮后的座椅舒适安全,阳光透过修剪后的枝叶洒下斑驳光影,成为社区里一道温馨风景线。
从仿真石木桩围栏筑牢生态防线,到议事长廊座椅升级焕新,朝阳区东湖街道始终聚焦居民急难愁盼,以“微改造”撬动“大民生”。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更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让“幸福东湖”的底色愈发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