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密云的一家农场,采摘阿姨轻手拨开藤蔓,摘下带着晨露、自然成熟的葡萄、番茄、黄瓜……采摘打包后数分钟,这些时令蔬果坐上冷链车,8:00准时出现在位于朝阳区大屯街道的北苑路88号市集,成为城市居民选购的美味。这场从田间到市集的“小时级鲜度”的舌尖狂欢,每个周六上午都在北苑路88号市集上演。
走进市集,30多个摊位次第排开,300余种农产品琳琅满目,等待着与它们的新主人相遇。平谷大桃的甜香、通州樱桃的艳丽、顺义葡萄的晶莹、密云蔬菜的翠绿,共同编织出一幅生动的京郊农业画卷。而络绎不绝的市民们,则用他们的热情与期待,为这幅图画增添了动人的烟火气息。
“这是我们农场今早刚摘的黄瓜,您尝尝。”新农人孔博的笑容里带着泥土的质朴。他创立的北京密农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个市集找到了线上销售无法提供的温度——顾客可以直接闻到果实散发的芬芳,看到农人眼中的真诚。“我们现在是线上+线下两种销售模式,相比于线上销售,线下销售省去了包装、快递等环节的成本,我们可以以更加优惠的价格将产品售卖给居民。”孔博说,“在这里,交易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交换,而是带着体温的情感连接。”
平谷北台头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翠云忙着将煮熟的玉米切成小块。“紫色的是‘京紫糯519’,黄色的是‘甜+糯336’,您都尝尝。”她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掩不住眼中的光彩。“这玉米真好吃,我超爱!”听到一位小朋友跟妈妈的对话,王翠云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这些产自平谷区北台头村博士农场的新品种玉米,让她自信满满。
北苑路88号市集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京郊美食与都市餐桌。而这场连接离不开大屯街道与辖区单位——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的协作。街道为市集提供服务保障,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则负责筛选商户,安排专人对售卖商品进行抽检,确保食物安全可靠。市集上的蔬菜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只需轻轻扫描包装上的承诺达标合格证,便能查询到它的产地,一览它的产地信息、检测信息、认证信息和所获荣誉等,让居民吃得更安心。
“每周六上午来市集逛逛,已经成了我们的生活日常,在这里不仅能买到新鲜可靠的蔬菜水果,还能跟邻居们聊聊天,生活更有人情味了。”上午11:00,收获满满的居民王阿姨,满足地往家走去。她期待着下个周六的市集,因为每一次市集上的商品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来自京郊的蔬果,丰富了我家的餐桌。”王阿姨笑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市集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自天津、河北的部分企业也申请加入到市集中来。未来,更多来自京津冀的味道将化作餐桌上的欢声笑语,继续书写北苑路88号市集的美食故事。(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