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阳区三间房地区,三间房东路曾是令居民头疼的交通拥堵“重灾区”。周边的外运仓库家属院、体育用品仓库家属院等老旧小区,建成已超二十载。受早年规划所限,这些小区既无地下停车库,地面车位配比也严重不足,居民停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每到傍晚,三间房东路两侧便成了私家车的“竞技场”。违规停放的车辆见缝插针,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交通拥堵不堪,车辆通行迟缓。更让人揪心的是,消防通道也被肆意占用,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消防车根本无法顺利通行,给居民生活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由此引发的居民对增加停车位的诉求日益强烈,相关接诉即办案件投诉量居高不下,成为三间房地区城市治理中亟待解决的民生痛点。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三间房地区平安建设办公室积极履职,采取了一系列常规治理措施:安排专人劝离违停车辆、张贴告知书警示车主、增设隔离设施限制停车区域、在小区内重新规划停车位以挖掘内部潜力。但在巨大的停车供需缺口面前,这些努力显得力不从心。部分违停车主态度强硬,对治理措施置之不理,甚至扬言“贴了条也不挪”,传统治理模式陷入僵局,亟待创新突破。

转机始于今年3月。为响应区城管委关于推进错时共享停车的部署要求,三间房地区平安建设办公室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将解决三间房东路周边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难题列为重要工作。工作组深入调研,精准把握问题关键,决定与相邻的懋隆产业园携手,探索错时共享停车方案。

工作组与懋隆产业园管理方展开多轮实地调研,反复测算周边老旧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缺口,了解园区夜间车位空置率,重新规划停车位以优化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经过不懈努力,双方敲定共享停车方案:自4月起,懋隆产业园在保障商户日常停车需求的前提下,每日18时至次日8时,向周边居民开放170个错时车位。这一方案巧妙利用园区夜间闲置资源,实现了停车资源的错时共享与高效利用。

为确保错时停车方案顺利实施并长效运行,平安建设办公室与懋隆产业园区建立了紧密的沟通协调机制。双方定期召开会议,搭建起信息共享、问题共商、协同共治的平台。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解决停车秩序维护、费用结算、安全保障等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方案,保障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政企双方密切配合、协同发力,推动错时共享停车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该举措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智慧管理,既盘活了园区夜间闲置资源,又以市场化机制保障了可持续运营。居民在指定时段前往,就能享受与商户同等标准的停车服务,次日清晨离场时完成缴费。方案实施以来,周边道路夜间违停现象减少85%,消防救援通道保持全天候畅通,居民对增加停车位诉求的接诉即办案件投诉量明显下降,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

“现在下班回家再也不用绕着小区转圈找车位了。”家住外运仓库家属院的居民由衷感慨。这场发生在朝阳区三间房地区的政企协同民生实践,不仅为老旧城区治理提供了生动样本,更以“小车位”撬动“大民生”,让城市的温度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