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朝阳区太阳宫地区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持续探索区域化党建与城市管理网格的深度融合路径,通过织密治理架构、激活机制动能、延伸服务触角,将基层治理的"精度"和"温度"送到群众家门口,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多元力量"入网"织密治理"一张网"

走进太阳宫社区,墙上的"两网融合"治理架构图清晰展示着从处级领导到网格专员的责任链条。这张覆盖全地区85个治理网格的"大网",依托"双网格长"机制筑牢根基——150余名"居民网格长+社工网格长"协同联动,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每个网格单元,形成"党组织+网格"的闭环治理体系。

为让网格更有"活力",太阳宫地区创新组建"四方八员"队伍:党政机关、社区志愿者、共建单位、物业公司等"四方力量"协同发力,700余名基础信息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八员"精准下沉,实现从政策宣传到民生服务的"一站式"响应。"小区漏水的事刚在网格群里说,不到半天就有人来修,这效率真高!"居民薛先生的点赞,正是网格力量精准服务的生动写照。

如今,从包片处级领导到社区民警,从共建单位负责人到志愿者代表,85个网格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矩阵,42万余条居民基础信息、48万余条工作日志的动态更新,让"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成为常态。

科技赋能+机制创新激活治理"内生动能"

"点击平台就能看到全地区12345诉求分布,哪个社区诉求集中、哪些问题反复出现,一目了然。"在太阳宫地区综合管理平台前,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化系统分析治理数据。这一智慧平台整合了地区、社区、网格三级治理资源,涵盖党组织覆盖、诉求类别分析等多元信息,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除了科技赋能,一系列机制创新让治理效能持续释放。"网格首办—社区联办—地区会办"三级协商体系,让议事协商有了"主心骨":2024年以来,140余场议事会推动67个共建项目落地,人大附中朝阳实验学校交通改善等民生实事顺利解决。网格内统一设置的264块"公示铭牌",不仅公开网格长、物业等联系方式,更将水电气暖等生活热线"一网打尽",让居民遇事"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以前反映问题要等很久,现在网格长主动上门问需,很多事没等我们打电话就解决了。"这种"未诉先办"的转变,源于"热线+网格"的深度融合——通过快速响应、提级办理机制,28次专题调度会推动尚家楼48号院电力改造等600余件疑难问题化解,2024、2025年居民月均诉求量分别同比下降18.29%、17.41%,治理成效持续显现。

服务触角延伸绘就民生"幸福图"

在太阳宫地区,基层治理的落脚点始终是群众的"急难愁盼"。"暖阳"骑士志愿服务队的200余名新就业群体化身"流动探头",累计反馈解决各类线索300余条;"一日女儿"志愿服务队定期入户为老人理发,"悦动朝娃"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亲近家乡,852场"三亲"教育惠民活动,让网格充满"人情味"。

矛盾化解在网格,更要化解在萌芽。太阳宫地区联合共建律所,在各网格开展法律咨询日活动,线上线下平台联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问法"。2024年以来,116场普法教育、659次法律咨询、970次纠纷调解,让法律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吉利家园居民通过议事协商解决小区管理难题的案例,成为网格内"有事好商量"的典范。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从"单一治理"到"多元共建",朝阳区太阳宫地区以党建为针、网格为线,绣出了基层治理的精细画卷。未来,这里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模式,让每一个网格都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哨",让基层治理的"阳光"温暖更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