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诉求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北京朝阳区六里屯街道,从高空马蜂窝的紧急处置到供水管道的连夜抢修,从多元产权社区的治理困境破解到居民家中漏雨的快速解决,街道始终以“接诉即办”为抓手,联动多部门、凝聚多方力量,用高效行动与暖心服务回应居民期盼,筑牢基层治理的民生基石。

高空除“蜂”:多部门联动守护“头顶安全”

近日,甜水园北里13号楼21层的居民因窗外马蜂窝忧心不已。碧水园社区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联动物业、辖区消防站及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启动处置。

消防队员身着专业防蜂服,携带高空作业工具开展处置,精准喷洒杀虫剂后摘除蜂巢,彻底清除安全隐患。清理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居民群及时提醒住户暂勿开窗,做好后续防护。事后,社区联合物业等单位向消防站送锦旗致谢。这场“高空对决”,展现了街道、社区与消防部门的高效联动,为居民人身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网格“破题”:多元产权社区的治理新路径

晨光家园C区因产权复杂、租户激增,曾面临电动车扰民、看房拥堵等管理难题。在六里屯街道指导下,晨光东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为突破口,构建“未诉先办”机制。

针对电动车管理,社区建立“楼栋-网格-社区”三级责任体系,推行“一车一牌”登记,录入电子台账,配合智能充电桩增设与定期巡查,从源头减少隐患;面对看房潮,社区联合物业、中介建立“三方共治”机制,划分业主与看房客专用通道,高峰期定时巡查疏导,既保障居民生活秩序,也提升了中介服务效率。如今,“问题发现-任务分派-处置反馈-效果评估”的闭环机制已成型,“小网格”正撬动“大治理”。

12小时抢修:守好居民用水“生命线”

静水园社区46号楼突发停水,社区第一时间核实情况,确认非计划性停水后,立即联系自来水集团报修,并同步上报街道多部门。一场争分夺秒的供水保卫战迅速打响。

街道包片领导全程统筹,城市管理办公室协调保安维护秩序、送水入户,平安建设办公室与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实时跟进。维修中发现主管道破裂需破路抢修,社区及时在居民群发布通知,并安排供水车保障居民用水,专人上门为特殊群体送水。因抢修难度超出预期,社区连夜作战,提前告知居民施工噪音并协调更换低噪音发电机。从烈日当空到星光点点,经过12小时奋战,当晚23时53分,居民家中恢复供水。这场抢修,尽显“民生无小事”的担当。

漏雨速解:机制创新暖民心

甜水西园社区3号楼居民王女士因阳台顶棚长期渗漏求助社区,此前物业处理半月未果。社区当即与物业组成专项小组,当晚排查出防水层开裂、雨水管老化等问题。

为打破责任认定僵局,社区启动“社区吹哨、物业报到、居民监督”机制,要求物业48小时内完工。维修期间,社区每日两次现场督导,协调街道提供防水材料,邀请居民参与验收;同时主动排查楼上住户隐患,实现“未诉先办”。两天后,王女士家恢复干爽。目前,社区推动物业建立“房屋健康台账”,成立防汛防漏专班,今年已解决27件类似问题,平均处理时间缩至1.8天。

从紧急处置到长效治理,从单案解决到机制创新,朝阳区六里屯街道始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接诉即办”中践行初心,用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持续书写着宜居、幸福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