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左家庄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通过红色传承、生态共治、非遗焕活、安全守护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将文明种子播撒进社区角落,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温度、收获幸福,绘就出一幅“人人参与、处处文明”的生动图景。
红色印记:在时光里触摸信仰温度
左家庄街道深耕红色教育,打造沉浸式学习矩阵。三源里社区组织居民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在泛黄的手稿、老照片中追溯百年文学长河里的红色力量,居民们通过手写书信致敬先烈,让信仰之光在代际间传递。曙光里社区则带领60余名志愿者走进北京市档案馆,“合院之城”展厅的老地图、“珍品馆”的历史影像,让大家在城市变迁中读懂初心,凝聚起社区共建的文化共识。
绿色行动:让环保理念扎根生活
生态实践成为左岸新风尚。曙光里西社区的“分好厨余,绿色假日”活动别开生面,20余组亲子家庭在垃圾分类转盘挑战、环保套圈游戏中,跟着朝阳区城管委专家学会了厨余垃圾处理的“门道”;顺源里社区则以“我的家园我做主”为主题,组织青少年与家长共绘亮马河畔风情墙,清理社区环境,让“旁观者”变身“共建者”,让绿色理念从口号变为行动。
非遗焕活: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
老手艺与新生活碰撞出奇妙火花。曙光凤凰城社区40余位居民踏上“琉璃渠非遗文化寻踪”之旅,在匠人亲属的讲解中,了解官式琉璃的千年技艺,触摸琉璃瓦上的时光印记;静安东里社区的“漆扇非遗体验课”上,居民们亲手制作漂漆扇,看颜料在水中晕染成纹,感受东汉起源、唐代鼎盛的漆艺魅力,让非遗技艺在指尖流转、在社区传承。
安全守护:为成长筑牢“防护盾”
街道聚焦青少年安全,用趣味课堂织密防护网。新源南里社区的“暴雨生存指南”课上,教官通过救生衣实操、情景模拟,教孩子们读懂预警、用好应急装备;静安里社区的“安全技能实战营”更具创新性,“防拐骗情景剧场”教会孩子自救,“书包防御术”解锁日常物品的防护功能,心肺复苏演练让急救技能深入人心,让安全意识在互动中扎根。
家园共建:让社区成为“温暖共同体”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特色课堂架起沟通桥梁。左北里社区的社工与志愿者培训会上,“自画像”分享让大家坦诚交流,“航船”“雨燕”等意象传递着协作初心;左南里社区的“情绪管理课堂”上,青少年在“踢猫效应”解析、心情手偶制作中学会与情绪相处,亲子互动让家社共育更有温度。
从晨光中的梧桐叶到暮色里的万家灯,左家庄街道的文明实践活动如灯塔般照亮左岸。在这里,红色基因在传承中赓续,绿色理念在实践中生长,非遗技艺在创新中焕活,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参与者、传播者、受益者,共同书写着朝阳区基层治理的文明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