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崔各庄地区马南里社区的“公益微花园”项目稳步推进,从6月的议事协商到7月的种植实践,10组亲子家庭用辛勤汗水播撒下绿色希望。这一项目不仅是崔各庄地区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的生动尝试,更是该地区“花园城市”建设中“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鲜活体现。
在社区治理中,“居民观望、工作人员忙碌”是不少地方面临的难题。今年以来,朝阳区崔各庄地区马南里社区以“公益微花园”项目为抓手,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绿地,着力激发居民自治的内生动力,通过多轮协商让居民全程参与到项目决策中。
项目启动后,筹备组借助微信群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对绿地规划等核心内容展开充分研讨。6月初,10组热心家庭代表召开首次议事会,围绕“理想中的微花园”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建设儿童“自然课堂”、邻里交流空间等诸多富有创意的设想。会议明确把小区出入口附近的闲置绿化地划分为10块种植网格,由10组家庭通过抽签认领,认领期限为一年,中途若有家庭退出可进行补位。同时,《微花园公约》中“共建、安全、和谐、共享”的核心原则获得一致通过,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二次议事会上,10组家庭带着各自精心设计的“微花园”方案上台展示,方案涵盖了布局规划、花草选择等诸多细节。随后,通过“画星星”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最优方案。议事结束后,居民们齐心协力开展除草翻地工作,大人孩子分工协作,认真清理场地杂物,为后续的种植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7月27日一大早,马南里社区的这片闲置绿地摇身一变,成为了热闹非凡的“公益微花园”种植工坊。10组亲子家庭齐聚于此,亲手栽下花苗,用实际行动延续着“居民议事、共商共治”的社区治理探索。
活动中,工作人员为大家分发了紫松果菊、天人菊、薰衣草等十余种花苗。专业园艺师在现场手把手指导种植技巧,从松土的力度到浇水的用量,耐心细致地讲解着每一个细节。家长与孩子们迅速投入到劳动中,大人挥铲松土、细致栽苗,孩子则在一旁扶苗浇水、认真模仿。汗水与欢笑交织在一起,让整个劳动场面充满了暖意。
经过数小时的辛勤劳作,原本空旷的地块焕然一新。紫松果菊挺直了身姿,天人菊绽放出橙黄的花朵,薰衣草散发着阵阵清香,向日葵迎着晨光舒展……多年生花卉奠定了景观基础,一年生花卉增添了即时亮色,芳香植物则注入了灵动气息,居民们亲手勾勒的“微花园”初貌已然呈现。“能和孩子一起为家门口增添色彩,太有意义了!”一位妈妈擦着汗笑着说,“大家一起动手,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近了。”
作为朝阳区崔各庄地区花园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南里社区的“公益微花园”项目并非个例。近年来,崔各庄地区始终将生态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从大规模的城市公园建设,到社区边角地的“口袋公园”改造,再到如今的“微花园”议事平台,每一寸绿意的延伸,都伴随着居民参与度的不断提升;每一次花草的绽放,都见证着邻里关系的持续升温。
此次“公益微花园”项目,从筹备期的意见征集到议事会的民主决策,从除草翻地的共同劳作,再到种植工坊的亲子协作,完整呈现了“商议、决策、执行、维护”的自治闭环。社区将持续优化“微花园”的维护机制,通过“认养制”“轮值制”等方式吸引更多居民加入。
在朝阳区崔各庄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一朵花的绽放或许看似微小,但当千万朵这样的“同心花”在崔各庄的各个角落绽放时,便能汇聚成共建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而这,正是崔各庄地区花园城市建设最深层的内涵,也是基层治理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