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酒仙桥街道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准则,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快速响应、多方联动、精准施策,在化解安全隐患、解决生活难题中展现基层治理效能,用一系列暖心举措为辖区居民筑牢生活保障网,让“为民服务”的温度直抵人心。
风雨急响应隐患速清零
8月6日晚,红霞路社区遭遇强风天气,辖区平房区一棵树木被吹断后摇摇欲坠,对过往居民和车辆构成安全威胁。“久爱新先锋”志愿者发现险情后第一时间上报社区,正在巡查的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同时通过“吹哨报到”机制联动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协同处置。
街道城管办迅速调集专业设备和车辆,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合力设立警戒区,对断裂树木进行分段切割、清运。经过一个多小时连续作业,倒伏树干及枝条被彻底清理,道路恢复畅通。工作人员还同步加固了受损围栏,并对周边环境进行安全排查。“从发现问题到解决,前后不到两小时,这速度太让人安心了!”居民的称赞道出了对高效处置的认可。
多方齐发力灯火照民心
近日傍晚用电高峰时段,驼房营南里社区粮库小区居民群里接连传来求助信息:“家里灯忽明忽暗”“听到奇怪响声”“整楼断电了”。社区当即启动应急响应,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快速联动国家电网、朝阳家园物业组成抢修队伍,第一时间到场排查。
由于居民家中电路情况各异,技术人员采取“分单元送电观察”策略,每送电一个单元便监测15分钟用电稳定性,逐步锁定故障范围。社区工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分组逐户检查电路设施,更换故障闸盒,登记受损电器。从傍晚到深夜,经过6小时持续奋战,当晚23时,两栋居民楼恢复正常供电。“看着灯重新亮起来,心里特别暖,谢谢大家熬到这么晚!”居民的感谢道出了对坚守的敬意。
雨中接力行温情护耆老
8月8日,一场降雨中,中北路社区工作人员驱车穿梭于雨幕中,将90岁高龄、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从东风社区医院平安护送回其女儿田女士家中。
此前,田女士因膝盖手术无法照料母亲,向社区求助。社区党委书记于圩当即承诺“您安心治病,老人我们来照管”,期间还专程到医院看望老人,叮嘱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其需求。田女士出院后行动不便,再次向社区求助,于圩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冒雨前往医院,将老人安全送到女儿身边,还贴心送上慰问品,细致交代照护注意事项。“冒着雨来帮忙,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田女士的感激,是对社区温情服务的最佳注解。
细微处着手邻里少烦忧
“以前在车棚充电总被蚊子咬,现在好了,社区真是把我们的小事当大事办!”近日,大山子西里7号楼居民将一面锦旗送到大山子社区,感谢社区解决了12号院车棚蚊虫扰民问题。
此前,居民反映12号院车棚因周边种植的丝瓜等农作物滋生大量蚊虫,影响日常充电。社区工作人员实地查看后,先耐心劝导种植居民配合清理作物,随后协调保洁团队与专业消杀力量,对车棚及周边绿地、排水沟等卫生死角进行全覆盖消杀,还在车棚设置“爱心驱蚊箱”方便居民取用。如今,小区蚊虫密度显著下降,居民出门更舒心。
从紧急排险到电路抢修,从帮扶老人到蚊虫治理,酒仙桥街道始终以“接诉即办”的速度回应民生需求,以“为民服务”的温度传递治理温情。下一步,街道将持续聚焦居民新期待,用更精准的举措、更贴心的服务深化基层治理,全力书写让居民满意的“酒仙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