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双桥路口,车流与人潮渐次涌动,一抹抹醒目的“柠檬黄”已伫立街头,成为朝阳区三间房地区最温暖的风景线。这些公共文明引导员日复一日的坚守,不仅是路口的“活坐标”,更以千万次微小善举,为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持续暖流。
在三间房,“柠檬黄”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是迷失者的“移动导航”,耐心为问路者规划路线,哪怕是不起眼的小巷也了如指掌;是交通秩序的“隐形护栏”,在早晚高峰的车流中引导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让拥堵路口多了份从容;是失物的“贴心管家”,拾到遗失物品后总会多方联络,直至物归原主;更是环境的“美容师”,弯腰扶正散乱的共享单车,让街头角落始终整洁有序。
视障居民小李每天通勤的安全,离不开“柠檬黄”的守护;老人买菜时拎不动的重物,总有“柠檬黄”主动接过;商户门前偶然堆积的杂物,转瞬间就被“柠檬黄”清理干净……这些发生在街头巷尾的日常,正是“柠檬黄”集群效应的生动注脚。他们以岗位为阵地,将责任与善意融入每一次搀扶、每一句提醒、每一次弯腰,让“文明”从抽象口号变为可感可触的行动。
作为朝阳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活实践区,三间房地区始终珍视这份源于基层的文明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柠檬黄”加入进来,从单一的交通引导扩展到便民服务、环境维护等多元领域,形成了覆盖辖区主次干道、社区周边的文明服务网络。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凝聚“柠檬黄”及更多社会力量,让个体善举汇聚成文明长河,推动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延伸。
在三间房,“柠檬黄”已不仅是志愿者的标识,更是地区文明程度的“晴雨表”。这些穿梭在街头的温暖身影,正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共同铺就一条属于三间房的文明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