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朝阳区小关街道精心策划系列非遗体验活动,以汉服制作、脸谱彩绘、竹编创作、福燕手工等丰富形式,为辖区青少年搭建起亲近传统文化的平台,在动手实践中解码文化自信,让千年文脉在青春时光里焕发新活力。

在惠新苑社区“童心绘梦·汉服情”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从汉服形制演变讲到传统礼仪规范,生动解读“华夏衣冠”背后的文化内涵。孩子们手持彩布、珠饰,在一裁一剪、一针一线中完成迷你汉服制作,亲手触摸传统服饰工艺的精巧,感受汉服承载的审美韵味与历史底蕴。

小关东街社区则同步开展“非遗双体验”。京剧脸谱彩绘课堂上,老师用“红忠白奸、蓝猛绿莽”的通俗口诀,解析脸谱色彩与人物性格的关联,从关羽的忠义到包拯的刚正,让孩子们在听故事中理解非遗艺术的叙事功能。随后的绘制环节,孩子们自选角色,细心勾勒线条、填充色彩,让一张张脸谱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活名片”。而在竹编画体验中,志愿者详解竹编技艺的千年传承史,重点演示“压一挑一”的基础技法。青少年们发挥创意,用彩色竹条编织出各式图案,在经纬交错间体会传统手工艺的匠心与智慧。

惠新南里社区的“巧手制福燕”活动,则聚焦“太平燕”这一京味传统手工艺品。老师细致讲解福燕承载的平安吉祥寓意,指导孩子们从组装骨架到粘贴羽翼,一步步完成专属“福燕”制作。当一只只福燕在手中成型,轻摇木棒便振翅“飞舞”,活动现场满是欢声笑语,传统民俗中的美好祝福也随之浸润童心。

据了解,此次系列活动是小关街道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的重要举措。通过沉浸式体验,青少年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与专注力,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小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拓展体验平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度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让文化滋养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养分”,助力他们在传统文化土壤中筑牢自信根基,让非遗薪火在代际传承中绵延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