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临近尾声,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各社区精心策划的系列青少年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围绕“实践育人、文化浸润、科普启蒙”三大方向,街道以“街校社”协同育人为抓手,通过定制化活动设计,将社区变成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增本领、在文化中悟内涵、在科普中拓视野,为暑期生活注入满满活力。
实践赋能:让青少年成为社区治理“小主人”
南路社区以“共绘‘五宜’朝阳朝娃‘说’”为主题,组建“南童观察团”,引导青少年以“主人翁”身份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活动中,小观察员们通过系统培训后,化身“社区调研员”,走访居民、实地考察,细致记录下电动车乱停乱放、路面破损、绿化带堆物等社区问题,并从儿童、居民、社区多视角提出解决方案,形成包含充电桩维护、楼道环境整治等具体建议的提案。“通过调研,我发现了很多平时没注意的社区细节,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位小观察员的分享道出了活动的意义——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公共参与意识。
大山子及大山子北里社区则依托“星耀五暖”党建品牌,启动“青春志愿行服务在网格”活动。消防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知识与火灾逃生技巧,演示消防器具操作,提升青少年应急能力;随后,青少年志愿者与网格员组队,完成辖区电瓶车辆信息登记,并清理绿化带杂物、擦拭公共设施,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在劳动中强化环保理念与责任担当。
文化浸润:在笔墨光影中传承经典
为让青少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酒仙桥街道多个社区开设“文化课堂”。电子球场社区的“墨香润童心笔韵传家风”书法课上,专业老师从坐姿、握笔等基础教起,带领孩子们在一撇一捺中体会汉字韵律,涵养专注力与审美力;东路社区的“水墨飘香传国粹”国画课程,通过六节系统教学,让孩子们在浓淡干湿的笔墨变化中,完成一幅幅虽稚嫩却灵动的作品,搭建起志趣交流的平台。
驼房营南里社区的“国风绘扇,执笔生花”活动里,青少年们以扇为纸,用细腻笔触勾勒荔枝等传统意象,在色彩晕染中感受国风之美;怡思苑社区的“烙彩共舞绘丹青非遗文化传千年”烙画体验,让孩子们手握烙画机在木板上创作,在“控温、调速、用力”的技巧练习中,体会非遗技艺“意在笔先”的深邃意境,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科普启蒙:点燃探索未来的科学星火
聚焦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街道联动多方资源打造“科普盛宴”。中北路社区的“强国有我?树苗成长计划”中,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了解智能语音飞船的机械原理,亲手组装声控飞船模型,在动手实践中解锁声控技术奥秘,培养创新思维;万红路社区的“月球等你来度假”航天科普活动,结合嫦娥探月工程实景图解析月球环形山成因,组织青少年协作制作“月球基地”模型,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爱国航天情怀。
驼房营西里社区特邀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国家天文台图书馆原馆长郭红锋,开展“探索宇宙奥秘?解锁星座密码”讲座。借助PPT与地球仪,专家从伽利略望远镜讲至地球公转规律,解答“星星如何形成”“地球为何自转”等疑问,激发孩子们对天文科学的探索欲。
据了解,此次系列活动是酒仙桥街道深化“街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多元化成长平台,也缓解了家长的暑期照护压力。下一步,街道将持续聚焦青少年需求,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优质的环境,让更多青少年在家门口收获成长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