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文化与暑期相遇,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火花呢?暑假期间,北京朝阳开启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之旅,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充实精彩的假期生活吧!

“快看!我的汉服做好啦!”小关街道惠新苑社区的活动室里响起阵阵欢呼,一场青少年汉服制作活动,正带领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

活动中,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汉服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汉服的形制特征与文化礼仪,让大家深入理解华夏衣冠之美,让孩子们对汉服文化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随后,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和示范下,孩子们开始动手制作迷你汉服。从裁剪布料到粘制衣袖,从创意装饰到调整细节,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孩子们时而皱眉思考,时而互相交流,在一裁一剪中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巧与底蕴。

制作完成后,大家兴奋地举起自己的小巧汉服,互相展示、拍照留念,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哇!我的狮子闪起来啦!”东湖街道南湖东园北社区的活动室里,孩子们变身小小“非遗传承人”,在社区精心组织的金箔画手工制作活动中,开启了一场指尖上的文化探险。

活动现场,金箔工艺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着金箔的故事,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那轻薄金片背后承载的古老智慧,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与动手热情。在随后的制作环节,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构图、刷胶、贴箔、扫平、细修……瞬间化身安静的“小工匠”,小心翼翼地摆弄着比纸还薄的金箔。

“看,我做的柿子!”不一会儿,憨态可掬的醒狮、创意十足的柿子在孩子们手中“镀”上了华丽的金边,原本普通的画板变得流光溢彩。看着自己精心完成的金箔画作品,孩子们的小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在高碑店地区文化园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抖空竹”传承人张文良老师正向孩子们展示“高山流水”“蝴蝶展翅”,彩色的空竹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引得阵阵掌声,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到了非遗空竹的魅力。

在基础教学环节,张老师从握杆姿势、缠绳技巧到平衡发力逐步讲解,孩子们认真模仿,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逐渐掌握“蜻蜓点水”“平沙落雁”等基础招式。“抖空竹比想象中难,但成功让它转起来时特别有成就感!”一位小学员兴奋地说。

此外,张老师还向孩子们科普了空竹历史,并介绍这项起源于汉代的传统体育项目如何从宫廷娱乐发展为全民健身运动。“抖空竹活动既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又学到传统文化知识,社区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家长王女士点赞道。

未来,北京朝阳将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以文化滋养精神世界,用传承厚植自信根基,助力辖区青少年在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茁壮成长。(北京朝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