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层大厅的自助服务区,四台一人多高的智能设备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是三台自助体检机和一台驾驶证自助制证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在机器引导下有序操作,整个大厅人来人往,却不见冗长的排队队伍。
“从走进自助服务区到拿到新驾驶证,只用了20分钟。”刚办理完驾驶证换证业务的马先生说。马先生使用自助体检机,根据系统提示完成了身高、视力、体重、听力、辨色力等十余项检测。体检数据实时上传至交管系统后,他在驾驶证自助制证机上扫描身份证,很快就领取到了崭新的驾驶证。“以前得跑医院做体检,还得到交管部门交材料,没几天办不下来。现在一次性搞定,真是方便多了!”马先生的体验,正是朝阳区“AI+政务服务”改革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朝阳区政务服务局持续深化“AI+政务服务”改革,以科技赋能推动政务服务向“智慧化、精准化、国际化”转型,不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在区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的特色服务区,摆放着两台朝阳区政务自助终端机器,体型不大,却“内藏乾坤”——它们汇聚了医师变更执业注册、护士执业变更注册、平时使用人民防空工程批准等340余个高频事项。同款机器还延伸至小关、双井、管庄等13个街乡政务服务中心,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家住小关街道的张女士利用业余时间前来办理护士执业变更注册。她按照系统提示上传材料,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申请。“换工作后需要变更注册,本来还发愁需要请假办事,没想到在街道服务中心就能办,再也不用跑远路了。”更让她感到贴心的是,自助终端支持视频连线功能,一旦对材料有疑问,可以直接与审核人员视频沟通,“就像面对面一样方便。”张女士说。
朝阳区通过科技赋让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区政务服务局在全区49个政务服务大厅配置57台智能翻译设备,支持中英、中法等7种语言实时互译,为政务服务打破语言壁垒,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服务能级。将“朝我说”与DeepSeek深入融合,打造朝阳区政务服务专属智能咨询系统,该系统具备强大的语义理解和深度学习能力,可帮助工作人员形成AI知识库,能够在第一时间协助工作人员解答群众疑问,大幅提升了咨询效率和准确度。
科技赋能,服务升温。区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驾驶证办理到数百个事项“一机通办”,从多语言实时翻译到智能咨询系统,在朝阳,“AI+政务”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以人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深刻变革,科技不仅帮助政务服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还诠释出城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未来,区政务服务局将持续探索AI技术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通过科技赋能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智能政务服务体系,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温暖的政务服务。(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