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舵,引治理新航。近年来,朝阳区垡头街道始终锚定“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目标,在实现21个社区“双楼长、双点长、双站长”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建路径,推动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从街巷“送货员”转型为社区“共建者”,用一件件暖心实事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注入鲜活动能,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添“温度”。

清晨的翠城锦园社区,中通快递员辛海君的电动三轮车总能准时出现在楼栋间——作为社区“副楼长”,他的配送路线里多了一份“特殊牵挂”。得知三楼张阿姨腿脚不便,取快递成了烦心事,辛海君特意记下其地址,每次都多绕一段路上门送件,路过时还顺手帮老人带下楼垃圾。面对社区里不少老人对快递退换货流程不熟悉的情况,他更是手把手耐心教学,遇到行动不便者,还主动帮忙联系取件员。时间久了,老人们或许记不清他的工号,却都熟悉那个“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小辛”。

在北奥家园社区,骑手张东雨则多了个“社区观察员”的身份。一次送件途中,他发现单元楼楼梯间地面湿滑、管道滴水,担心居民滑倒,当即拍照上报社区;看到单元门、电梯里的小广告,也总会顺手清理干净。“小张送件快、服务好,还帮咱们守着家园,有他在真安心!”居民们的称赞,是对他治理担当的最佳认可。

从“服务者”到“参与者”,垡头街道的新就业群体正以专业素养和责任心融入社区治理核心环节。北焦家园社区的极兔快递骑手于桂发,2025年7月入选朝阳区“新质先锋”培树对象,“遇事敢上前、处置有效率”是他的标签。今年3月,他在配送时发现某居民楼存在高空抛物隐患,立即暂停工作上报社区,还主动在楼下引导劝阻,及时避免事故发生;平日里,他帮高龄老人缴纳电费、联系物业上门合闸,切实解决老人燃眉之急。

翠城熙园社区的邮政快递员颜苹,十年间累计送出18万单包裹,每一份包裹都藏着他对居民的用心。去年暴雨天气,他在配送时发现社区地下室积水,担心损坏设施、影响居民生活,当即冒雨找到社区网格员,随后又蹲进积水中,协助社工与物业搬运防汛沙袋。忙完时裤脚早已湿透,他却一句抱怨也没有,“小颜责任心强、心肠热”成了居民口中的共识。

“人熟、地熟、情况熟”,这是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的独特优势,也让他们成为社区“同心共治”的重要纽带。翠城盛园社区的拼多多驿站配送骑手李琪,凭借常年配送经验,对社区每栋楼、每个单元的分布了如指掌。发现公共设施损坏、路面有障碍物,他第一时间拍照上报,是社区“接诉即办”的灵敏“前哨”;凭借热情爽朗的性格,他还多次化解邻里小摩擦,成了居民信赖的“邻里调解员”。日常工作中,他随手捡拾垃圾、定期清理驿站周边卫生,用行动带动居民共同参与家园建设。

垡头东里社区的申通快递员申振博,近五年来累计配送快递超10万件,始终保持“零投诉”纪录。在社区里,他是“移动哨兵”:发现长期空置房屋有新动态,第一时间联系居委会协助登记宣传;看到消防通道堆杂物,主动提醒居民清理。帮行动不便老人扔垃圾、替独居居民换灯泡,这些“举手之劳”,早已成了他工作中的“自然习惯”。

一件小事暖人心,一份担当聚合力。在垡头街道,快递员、外卖骑手们用脚步丈量社区每一寸角落,用行动传递邻里间的温暖。新就业群体与居民的“双向奔赴”,不仅让新市民在城市找到归属感,更让社区治理多了“人情味”、添了“烟火气”。如今,这场以党建为引领、多元力量共参与的基层治理实践,正在垡头街道的街头巷尾持续延伸,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图景愈发鲜活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