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务的温度,在于对每一个群体的关怀。朝阳区立足“全龄友好”,针对儿童、老人、特殊群体设计志愿服务,让文化温暖渗透社区每个角落。

团结湖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公开课在孩子心中种下“海洋梦”

团结湖“海洋公开课”上,志愿者化身极地科考专家,通过图文、标本讲解海洋生态,指导儿童制作生态瓶,100余人参与这场“了解海洋、爱护海洋”的文化盛宴。

安贞街道市民活动中心:跨龄伴读,大小手拉起的书香纽带

安贞“小手拉小手”伴读活动采用“高年级带学龄前儿童”模式,30余次活动覆盖千余名儿童,通过绘本共读、创意手工,让书香在互动中流转,兼顾阅读兴趣与表达能力培养。

来广营地区市民活动中心:文体志愿,服务全龄需求

来广营志愿者开设书法、舞蹈课程,化身“图书管家”整理书籍,还提供个性化健身指导,组织健步走等活动,满足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群体的文化体育需求。

东湖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全龄课程,文化学习平台广

东湖“越享东湖”项目涵盖书法、太极、舞台剧等,寒暑假“小小图书志愿者”活跃在图书馆,文史大讲堂传播本土文化,构建覆盖全龄的文化学习网络。

大屯街道市民活动中心:银发与小管家共写文化篇章

大屯街道“小管家”青少年志愿者整理图书、分享心得;“银发团”书法志愿者开设公益课堂,舞蹈志愿者登上冬奥会舞台,代际接力让传统文化扎根社区。

酒仙桥街道市民活动中心:银发舞蹈队,跳出文化名片

酒仙桥文联舞蹈队由退休人员组成,平均年龄65岁,坚持公益演出,还应邀赴马来西亚参与中马艺术交流,用舞姿谱写文旅融合篇章,成为街道亮眼名片。

潘家园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志愿群像,文化传播的多彩力量

潘家园图书馆志愿岗吸引青少年、退休人员等参与,从图书推荐到展览讲解,志愿者活跃在各个环节,文化志愿服务成为街道名片,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黑庄户街道市民活动中心:正读西游与经典智慧

黑庄户地区开展系列研读文化志愿服务,采用“问题导向+思辨阅读”的讲座模式,帮助青少年从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

从儿童启蒙到老年康乐,朝阳区文化志愿服务以“精准对接需求”为核心,让每个群体都能共享文化成果。这种全龄参与的生态,正让社区成为充满温暖与活力的精神家园。(北京朝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