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朝阳区来广营地区“朝来小记者创造营”圆满收官。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中,30名小记者通过新闻采编、社会实践等多元课程,不仅解锁了采访写作、镜头表现等技能,更以青少年特有的视角,记录下家乡的温暖故事与发展印记。

8月下旬,结营仪式在来广营地区举行。地区党群工作办公室(宣传)科长陈静,和平街第一中学小学部清友园校区大队辅导员王焱本,以及莲葩园、望春园、紫绶园等多个社区党委书记出席活动,与家长共同见证小记者的成长。现场播放的回顾视频,串联起孩子们聆听退伍老兵红色故事、参与法治情景模拟、体验中医药文化、观察自然生态等精彩瞬间,引发阵阵共鸣。

“感谢来广营地区搭建的平台,孩子不仅对记者职业有了全新认知,观察、沟通、写作能力也显著提升。”一位家长代表的发言道出了众多家庭的心声。小记者代表则分享了实践感悟:“在这里,我学会了用敏锐的眼光发现身边被忽略的美好与感动。”活动中,小记者们还登台朗读优秀新闻稿件,展示科幻小说续写成果,演绎朗诵《大写的中国》与小提琴独奏《我和我的祖国》,用多元形式展现成长收获,赢得满堂喝彩。

陈静在总结中表示,来广营地区将持续擦亮“朝来小记者创造营”品牌,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实践学习平台,同时鼓励结业小记者参与地区新闻采写,用青春视角记录来广营的发展故事。

据了解,该创造营通过四大板块实现全方位育人:新闻采编培训中,专业记者、编辑系统讲授新闻五要素、采访技巧等知识,结合模拟采访、实战写作,让小记者快速掌握核心技能;赋能训练聚焦发声、镜头表现力、新闻摄影等实用技能,提升综合素养;社会实践则带领小记者走进社区,采访退伍老兵、参与司法所课程、探访卫生服务中心、走进自然教育基地,在真实场景中锤炼能力;总结表彰环节通过成果展示与奖励,检验学习成效,激励持续成长。

作为来广营地区探索新时代育人模式的重要载体,“朝来小记者创造营”已历经2年实践,成功举办5期,惠及120余名青少年。其创新构建的“政社家校”四方联动机制,通过资源共享平台、专业导师队伍、标准化课程体系、长效跟踪机制的“四个一”工作法,整合社区场地、学校师资、家庭力量,形成“1+1>2”的育人合力;“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四阶渐进”教学模式,将新闻知识与综合素质、课堂学习与户外采风、个人创作与团队协作相结合,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传承+创新”的特色活动,深挖地区文化底蕴,融合红色基因传承、传统文化体验与现代媒体素质培养,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更让结业小记者进入地区融媒体中心人才库,优先参与重大活动报道,目前已有15名往期学员参与采编《朝来小记者》系列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2.2万次,以鲜活视角赢得居民好评。

如今,这群“朝来小记者”正用脚步丈量来广营的土地,用笔墨书写家乡的故事。作为“为来故事营”的重要组成,该创造营不仅培育出一批懂家乡、爱家乡的青少年宣传员,更通过孩子们的纯真笔触与独特视角,让更多人看见来广营的温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