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东四街道六条社区居民杨泯刚刚结束早一轮的垃圾分类巡视,就马不停蹄地骑上自家小三轮,前往社区报到。
作为六条社区抗疫爱心骑行队队员,杨泯今天的任务是接送医务人员完成辖区居家隔离人员的上门核酸采样工作。
虽然是周末,社区里依旧忙碌非常。眼看着部分防疫物资用完,需要到街道申领,闲不住的杨泯二话不说,跟上去帮忙。
回到社区,杨泯将小车仔仔细细地消毒,把手机用塑料袋封装好,熟练地换上防护装备,前往闭环酒店接采样医生。“从穿上防护服这一刻起,就会有一种使命感。”杨泯说。
拿到当天的采样名单,杨泯仔细地核对地址、人员信息。“今天要做的是五合一的混采,对部分同管人员有具体要求,在路线上需要好好规划。”
上门采样不同于集中采样,范围大、人员分散,六条社区有大小胡同、大街十余条,即便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也会有拿着地址找不着门的情况。“最让我们头疼的不是天气冷、路程远,而是找居民家,很费时费力。”负责采样的李医生表示,“特别感谢骑行队的志愿者,他们熟门熟路都是活地图,帮我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户核酸采样结束后,杨泯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消杀处理,做好登记。同时,叮嘱居民做好日常防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面对可能带来的感染风险,有着37年党龄的杨泯笑着说:“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我爱胡同的每一个地方,总想为它做点什么。为街坊四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还可以帮社区工作人员减轻负担,作为党员,咱不去谁去!”
据了解,六条社区抗疫爱心骑行队目前有队员23名,包括社区居民、社工、回社区报到党员等,于今年7月24日正式成立,主要提供陪同老人接种疫苗、帮社区有需要的家庭接送就医、运送保供物资、接送医护上门核酸采样等志愿服务。
“我们骑行队涵盖了老中青志愿者,大家都是多面手,年纪最长的郑方勋大爷还负责我们车队车辆的维修。”六条社区抗疫爱心骑行队队长赵俊杰介绍,“志愿者与居民都是熟人熟面儿,我们是骑手、是搬运工,更是爱心的播种机、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还起到了宣传员的作用。”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社区工作人员任务吃紧,正因为有了这些志愿者,发挥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的精神,帮助社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也让社区变得更有温度、更加团结。”六条社区党委副书记孟艳雁表示,“爱心骑行队的招募还在持续中,志愿服务的内容也会因时调整,希望更多有意愿且有条件的居民参与进来,一起铸就胡同里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