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连日来的降雨天气,给老年人出行造成不便,出门吃饭成了一件难事。住在北新桥街道的老人却不用担心,坐在家里,拿出手机,动动手指,到了饭点,热乎的饭菜就送上了门,方便又安心。
前不久,北新桥街道海运仓养老服务驿站完成升级改造,不仅服务功能和环境得到极大提升,还依托东城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线上预订,送餐到家。打开手机微信,找到“东城养老”小程序,点击“养老助餐”,选择海运仓养老服务驿站下单,两素、一荤一素、两荤两素,三种套餐供老人根据需求挑选。最后,选择送餐时间,即完成了下单。海运仓养老服务驿站站长杜亚玶介绍说:“我们在后台能看到老人的住址,在配送前,我们还会和老人打电话进行确认,问问老人有没有其他的用餐要求,保证准确、准时地把老年餐送到老人家,风雨无阻。”
北新桥街道海运仓养老服务驿站同样提供店内堂食服务,丰富可口的菜品整齐摆放在选菜台,老人可以现场选菜用餐。
作为东城区6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用点之一,为解决辖区老人“吃饭难”,北新桥街道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出“四个帮手”,让老年人随时吃上热乎饭。
便民菜站“拉把手”。辖区天泽祥便民综合体“直通”老年餐桌后厨,实现优质食材“点对点”“半小时即时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老年餐桌的“菜篮子”减负提质,从源头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簋街餐饮“伸把手”。深入挖掘商会资源,聘请餐饮企业的专业厨师来老年餐桌烹制特色菜品,让老年人花低价就能享受高品质“大餐”。携手胡大、兰溪小馆等饭店推出“助老食事”计划,老年人到店可享“绿色通道”、专属定制、价格优惠。
志愿服务“搭把手”。多个社区试点成立“乐龄帮扶队”,为高龄、困难老年人送餐上门,遇到沙尘、雨雪等恶劣天气时,由社区工作者送餐上门,确保老年人及时吃上“暖心饭”。今年街道将继续加强为老服务志愿队伍建设,拓展服务范围,通过邻里守望、专群结合,打通老年人需求和服务精准对接的“神经末梢”。
辖区单位“帮把手”。引导地区商务楼宇、社会单位、学校等利用食堂资源,开设“老年送餐窗口”,联合辖区企业推出助老“流动餐车”,成为老年助餐的“星星之火”。打造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助餐点为基础,以社会餐饮企业为支撑,以社会单位内部食堂为补充的养老助餐服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