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城区举办第十八届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周主题活动。活动中,东城区教委为全区中小学准备了特殊的民族团结大礼包。

据了解,民族团结大礼包里,既有翻花绳、跳皮筋、沙包等承载爸爸妈妈儿时欢笑的经典游戏;又有棋类、魔方等激发孩子智力潜能的益智类游戏;还有空竹、投壶、嘎拉哈等民族传统特色游戏以及毽球、柔力球等强身健体的运动类游戏,鼓励学校丰富课间内容,优化课间安排,开展好课间活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让学生们在民族游戏中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设计了“课内——铸牢·润心”“课间——优化·绽放”“课后——融合·成长”三个篇章,通过师生共同演绎自编自演的课本剧、民族舞蹈等形式,展现了学校利用课内、课间及课后三个时段,推动课程建设、实践活动、课后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育人实践和阶段成果。

“同学们,下课了,走出教室,课间十五分钟活动起来吧!”活动现场,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东城区景泰小学、东城区东四七条小学、东城区地坛小学的学生们带来的《多彩课间·快乐的十五分钟》,巧妙融合了课桌操、杯子舞、民族韵律操、篮球、跳皮筋、跳绳、捉迷藏等丰富多样的课间活动,孩子们在放松中绽放出张张笑脸。

民族韵律操、花样竹竿舞、蒙古族舞蹈……活动后,多所中小学师生走进课后服务课堂,呈现了7大类12门课后服务课程,其中不乏具有民族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