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举国同庆,来东城开启一场红色之旅,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欢度假期的“首选打开方式”。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在东城生动开展,带领市民游客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

天安门广场无疑是国庆假期最热门的打卡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来自五湖四海的市民游客齐聚天安门广场,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

当红色文化变成大众热情追溯的精神给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假期出游寻找革命先烈的足迹、深刻感受信仰的力量。东城区以国庆假期为契机推出红色漫游路线,串联区域内北大红楼、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中法大学旧址5处具有红色历史意义的革命旧址,在秋高气爽的假期里邀请市民游客一同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感悟中涤荡心灵。各革命活动旧址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将历史资源活化传承、把党史学习教育搬进现场。

在北大红楼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展厅内,众多市民游客在这栋百年建筑里踏着革命先驱者的足迹,感受百年来的追求与梦想。在馆内推出的研学活动中,青少年携一份专属《北大红楼研学手册》,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一场沉浸式实景研学,了解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程,以青春之我致敬革命先辈。

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联合举办“国庆正当红,欢庆文化周”国庆系列主题活动,涵盖“青春心向党 弘扬爱国情”主题红色文化故事会、“献唱75周年华诞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快闪活动、“传承红色文化 感悟爱国精神”“理想社”志愿团队培训活动 、“致《新青年》编辑部的一封信”视频征集活动四大板块,通过活动以歌传情、以声颂国,表达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与祝福。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在“献唱75周年华诞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快闪活动中,青少年们手持国旗,激情满怀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传递对祖国的深情厚谊,用行动践行着“强国复兴有我”的誓言。周围观众无不被这股爱国热情所感染,纷纷加入合唱,共同为祖国献上最诚挚的祝福。歌声汇聚成一条坚韧的纽带,将过去与现在、革命先辈与新时代接班人紧密相连,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田。

位于中山公园内的来今雨轩建于1915年,并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国庆假期,这里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打卡”,他们或观看展览了解少年中国学会和文学研究会的历史,或点一壶茶聆听当年鲁迅与冬菜包子的故事。据了解,自2021年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来,来今雨轩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

在中法大学旧址,“我与祖国共成长”中法大学旧址面向公众开放三周年图片展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中法大学旧址在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明志愿服务实践、传播红色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我爱你,中国”主题宣讲活动通过宣讲《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等内容,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红色观影活动通过播放文献专题片,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引导,推动红色基因传承。

在天安门广场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探访革命旧址追忆峥嵘岁月,观看红色主题展览重温历史……在东城,红色文旅与爱国主义教育交织相融,不断唤起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