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第41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连日来,东城区干部群众纷纷走出家门植树栽花、抚育林木、清理绿地,以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助力花园城市建设。
过去一年,东城区全面启动花园城市建设,立足区域实际,系统谋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全年改扩建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完成揭网见绿1.63万平方米,完成2处全龄友好公园建设、11座立交桥立体绿化提升、5条城市画廊建设、6条林荫路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和1处花园街区试点主体建设,复壮古树170株,实现区内16公里环二环绿道全线贯通。
今年,东城区写下新的“任务单”:建设东直门花园式示范街区等2处花园街区,完成皇城根遗址公园等2处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完善北部片区林荫路体系,实施环天坛周边城市画廊建设;推广林长驿站建设,创新打造资源保护新阵地;“一树一策”持续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完成160株古树复壮,建设1处古树名木及其生境整体保护试点;探索“花卉园艺+”,推动园林绿化资源活化利用。东城区将继续锚定目标,同心绘绿铺展花园东城建设壮美新画卷。
开展花园城市建设,推动东城城园相融
春天里的“晏清园”,像是东二环南段护城河边的一条1.4公里长的城市绿带,就像它的名字“草木葱茏、海晏河清、水清岸绿”一般,充满诗意。
走进“晏清园”,色彩丰富的花卉铺设在人行道两旁,沿着道路步入公园,无设施运动广场、棋弈休闲区、邻里交流区、商务休闲区、儿童活动区、青少年健身区等多个功能区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百姓需求,处处体现着全龄友好服务理念。
“晏清园”是去年东城区建成的一处全龄友好公园。同年亮相的,还有无界开放的东单公园、南馆公园、东美园,这些公园成为东城区花园城市建设的生动体现。
今年,东城区还将继续推进花园东城建设,推进东直门花园式示范街区等2处花园街区建设,完成皇城根遗址公园等2处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完善北部片区林荫路体系,实施环天坛周边城市画廊建设,强化核心区宜居宜游新魅力。此外,东城区将持续做好绿化养护、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基础性管理工作,以及公园分级分类管理,推进文明游园,丰富“全龄友好”的人文内涵。
全区形成履职合力,守好绿色生态家底
走进天坛公园林长驿站,驿站内公示了街道林长、社区林长、绿管员和护绿员的职责范围和联系方式。墙面上张贴的海报,从工作要求、主要任务等方面宣传林长制工作的意义,提高群众对林长制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这处依托“天坛公园科普园”建立的林长驿站,是去年东城区以林长制助力花园城市建设的成果。林长驿站成立以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持续发动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花园城市建设。
自2021年建立林长制工作体系以来,东城区逐步完善三级林长调度、巡查、督查、考核等机制,全区838个网格实现“一长两员”全域覆盖。目前,全区共有各级林长266名以及358名护绿员和绿管员。在林长制的推动下,东城区高质量推进市级疏整促绿化提升任务,建成一批特色口袋公园。今年,东城区将在全区推广林长驿站建设,将林长驿站打造成东城区以专业力量为支撑,社区园艺师为主体,林长参与协商,服务居民的社区绿化新阵地。此外,东城区还将通过“一树一策”持续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今年计划完成160株古树复壮,建设1处古树名木及其生境整体保护试点。
广泛发动社会参与,践行绿色生态惠民
过去一年,东城区持续擦亮绿化品牌,提“颜”增“质”。全年开展沉浸式义务植树尽责活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共900余场;龙潭中湖首都市民花园节打造“莫奈花园”收获广泛好评;第二届家庭园艺嘉年华东城分会场落地王府井大街;创办“有花小驿”花卉园艺服务综合体。
今年,东城区将巩固优化现有文化活动品牌,重点探索“花卉园艺+”,举办北京家庭园艺嘉年华暨年宵名花进北京东城分会场活动。同时,推动园林绿化资源活化利用,利用水面、林下空间,打造玉蜓甜蜜主题公园等一批效益可观、形式新颖、体验感强的网红品牌。东城区将多措并举推动花园城市建设成果更上一层楼。